全科医生“信任指数”低迷的背后:
在对全科医生这一群体不甚了解的人看来,他们对各类疾病都有所研究,都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采用一些治疗手段。然而,一旦遇到重症或疑难杂症,他们能否妙手回春,则要打个问号了。当前,人口基数大、社会老龄化这一现实,正在倒逼分级诊疗和社区医疗的发展,而保障社区居民健康的重担就落在了全科医生肩上。然而,长期被看作“万金油”的全科医生能担此重任吗?这已成为诸多百姓心中的疑问。全科医生何以被扣上“万金油”的帽子?全科医生的职能到底是什么?百姓距离真正、全面享受全科医生诊疗服务还有多远?
全科与专科分工不同“万事通”有范围限定
一些人认为:“‘全’字代表‘万事通’,常言道‘万事通,万事松’,找一个‘万事松’给我看病,我能放心得了吗?”对此,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评论任何事物都不能搞‘一刀切’,要放在不同情况下看。如果全科医生能把诸如感冒、发烧、腹泻、呼吸及心跳骤停、骨折等疾病全都治好,那么就已经很到位、很优秀了。因为分级诊疗政策就是引导人们‘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如果诊治大病的重担也压在全科医生肩上,那么根本不现实。首先要知道,全科医生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分工不同。全科医生‘万事通’,‘通’的范围也仅限于常见小病。”
那么,什么是全科医生呢?世界家庭医生组织给出的定义为:为每一个寻找医疗保健的人提供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必要时也能安排其他卫生专业人员为其提供有关服务的医务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科医生的要求是:提供高质量、综合、持续和个体化的保健;能够为病人制订保健方案,选择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措施;通过有效的解释和劝告,开展健康教育;代表社区倡导健康促进活动;管理健康资源,利用卫生资料,在卫生系统内与个体或组织一起工作,满足病人和社区的要求。
另外,有学者撰文指出,专科医生侧重于治疗,而全科医生的独特价值是能够帮助人们治未病以及进行慢病调养。
业务水平不高百姓自然信不过
业内人士表示,全科医生低学历、低职称现象较严重,不能完全承担“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重任,致使居民的信任度不高。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也表示,我国很多基层医务人员未经过严格的医学训练,根本无法担任全科医生的职位。
广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某位工作人员曾发微博称:“社区乡村全科医生是站在悬崖边上守门的,防止有人跌下疾病的悬崖;而医院的专科医生是站在悬崖底抬病人抢救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目前,悬崖边上缺乏这样一批合格的守门人,悬崖底却挤满了医院的专科医生。悬崖上重重摔下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摔下悬崖的人治疗费用高,浪费本来就匮乏的医疗资源。”
据了解,目前一些地区的社区医生以大专学历和初级职称者为主,很多社区医生缺乏规范的全科医学培训,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然而,把“万事通,万事松”的“万金油”培养成“万事通,万事精”的全科医生,需要漫长的培养期及一定的培养成本。北京是国内最早进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城市之一,历经10多年的培养,人才缺口依然很大,而中西部很多地区甚至没有条件培养全科医生。
着力培养全科业务降低论文、外语等门槛
相关人士建议,医学教育部门应该以引进国外经验与结合国情为原则,根据不同地区进行重点分类指导,确立高等医学院校为社区服务的机制,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培养效率,按照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次医学教育,实行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全科医生。
2015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人才建设方面,开展面向基层的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教育,高级职称不再要求论文发表数量,也不再要求外语水平。
9月20日,深圳罗湖医院集团首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在该市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开班。此次培训期为1年,采用集中理论培训、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基地实践等形式进行全程脱产学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培训结束后学员参加全省统一考试(包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广东省卫生厅颁发“广东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而在分层次医学教育方面,浙江湖州师范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共招收学生193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服务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据了解,这些学生一入学便与用人单位签好协议。对此,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当下,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基层医疗机构着重培养了全科医生人才,于自己、于社会都有利。
收入低、晋升空间小全科医学人才流失普遍
“同工不同酬,从业者无法找到一个物质和心理上的平衡点。这就造成了全科医学人才的普遍流失。”相关人士表示,在欧美国家,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收入相当;而在我国,专科医生的收入远远高于全科医生。另据统计,社区医生流失原因中,67%是因为薪酬低。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生黄凯表示,瑞典全科医生的薪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2倍,英国是4.2倍,美国是3.2-3.7倍;而在中国,全科医生月平均收入仅3000元左右,这让社区招不到、留不住、用不好全科医生。
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丁静表示,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没亮点,职称晋升难度大、空间小,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不高,劳动付出与收入不匹配等原因,导致全科医生下基层成为理想化状态。社区工作有一半以上的精力需要放在填表、录入、电话随访等低含金量工作上,即使成为主任医师,从事的工作内容也与低年资医生一样。工作时间看病人,下班时间统表格,工作繁复,但是收入却远远低于其他专科医生。
也有人士表示,与大医院的医生相比,社区医生的职称晋升要困难得多。因为在医疗行业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下,医务人员想晋升到副高、正高职称,必须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要在多少篇以上、有学术论著出版等。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到学术课题的机会微乎其微,社区医生获得职称晋升自然也就非常艰难。
扭转同行相轻局面奉献绝不是假大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门诊部副主任医师刘薇薇表示,很多人认为不好的医生才去做全科医生,这个职业很可怜,印象很不好。一项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对社区医院、全科医学的认知度低,不感兴趣,自己以后不会从事此方面的工作。而港、澳、台学生对社区实践的重视和积极参与程度均高于内地的医学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或与全科医学在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不同的发展现状及认可度有关。
有分析人士认为,“专门业务水平低、做不了专科医生,才不得不做全科医生”的观念长期存在于医学行业内部。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百姓对全科医生这一行业不了解、有成见,那么情有可原,但是同行相轻则在根本上否定了全科医生。一个行业或其分支的产生,但凡是有利于社会的,都应得到鼓励和扶持,绝不允许出于一己之利,对同行进行歧视和排挤。曾几何时,“奉献”这个词开始给人留下假大空的印象,人们越来越看重奉献背后自己所得的回报,而不是奉献带来的社会价值。谈论全科医生的收入高低成了一件很尴尬的事。而一提到社会价值,不少从业者会与收入画等号:“我收入这么低,我的社会价值不也就值这些吗?”殊不知,个人收入只是社会价值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存在于无形当中或非物质的:比如患者的感激,进而演变成他们对于全科医生这一行业的重新认识、接受及重视。然而要达到这一点,是需要每一名从业者经过漫长的思想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