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张钰琪 9月13日 20:00-22:00
详情秦枫 06月14日 19:00-21:00
详情霉变甘蔗中毒在我国流行已有29年的历史,首次报告是l972年3月发生于河南郑州的一起食用变质甘蔗巾毒,共计36人中毒,重症27人,死亡3人,病死率为8.33%.
1.病原学变质
甘蔗进行霉菌分离鉴定和产毒试验的大量研究证实,节菱孢霉(Ar-thrinium)是变质甘蔗中毒的致病菌,占检出霉菌总数的26%左右。长期贮藏的变质甘蔗是节菱孢霉发育、繁殖、产毒的良好培养基。
节菱孢霉分生孢子梗大都简单,无色,分生孢子单孢暗色。卵圆形,宽的双凸形或球形,侧面有一细条带。该菌为分布世界各地的一种植物腐生菌,曾从甘蔗和植物根部的土壤中分离。
节菱孢霉产生3一硝基丙酸(3一NPA),其产毒株约占50%(48.8%)左右,3一NPA是引起变质,蔗中毒的主要物质。据动物实验观察,3一NPA'经胃肠道吸收较快,且肝浓度升高也极快,腑部也有明显毒素进入并以大脑皮质浓度为最高,其次为海马、丘脑、苍白球和尾壳核。临床所见神经病变叮能是3一NPA或其代谢物在局部作用的结果。3一NPA的排泄较慢。
2.流行病学特点
河北、河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青海、江苏、湖北、贵州11个省和自治区均有发生变质甘蔗中毒的报告。发病季节多在2-4月份。甘蔗一般于11月份运来北方,置地窖、仓库或庭院堆放过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堆放的甘蔗变质,食后引起巾毒,发病年龄多为3~10岁儿童,且重症病人和死亡者多为儿童。但也有大年龄组发病和死亡者。发病特点多为散发。
3.临床表现
(1)中毒表现潜伏期多在10分钟至17小时,一般为2-8小时。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愈后越不良。中毒症状最初为呕吐,头晕,进而抽搐,屈曲,内旋,四肢强直,手呈鸡爪状,眼球偏向(大多向上)凝视,病理反射阳性,表现为急性中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其他如体温,心肺、肝、眼底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化验,脑脊液化验均未见异常。
(2)临床分型一般临床上可分为4型
1)轻微型 以胃肠症状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少数有腹痛、腹泻。一般于l-2天内恢复。
2)中型 除胃肠症状外,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表现为阵发性抽搐,意识障碍,双眼向上凝视,四肢瘫痪,肌张力增高,颈强直,病理反射阳性,本型多在1-2周内趋向稳定,并逐渐恢复,但常留有后遗症。
3)重型 主要表现为昏迷程度加深,难以控制的癫痫样发作,后期呈去皮层状态。本型常致终生残疾。
4)极重型潜伏期短(多在1小时内),癫痫样持续状态难以控制,深昏迷,1~3日内死亡。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均发生苍白球对称性损害,严重者同时累及双侧壳核(30%)及尾状核头部(20%)。病变呈对称性低密度区,菜些病例在低密度区显示商密度出血灶(10%),扫描(CT)仅可准确地显示病变的位置,为霉变甘蔗中毒提供定位与定性论断依据,还可根据病灶的大小,是否伴有髓质性与皮质性脑萎缩,进而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预后。
(4)病理解剖资料常见脑沟变浅,无脑疝,肺组织切面湿润,消化道粘膜光滑。组织切片见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小血管周围腔隙扩大,部分神经细胞有皱缩,胃肠无变化。部分病例可见脑水肿,脑疝,肺水肿,肝脾充血。主要病变部位在中枢神经 医学教 育网整理系统。
4.诊断对于变质甘蔗中毒这一疾病尚未得到统一的诊断标准。可依据变质甘蔗中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作为其诊断标准:
(1)有食用甘蔗史,且以24小时内为主。
(2)符合变质甘蔗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儿童多见,具有高度的散发性,多发季节在2-4月份。
(3)典型的临床表现除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外,特殊表现有意识障碍、阵发性抽搐、双眼偏向凝视,肌张力增高,手呈鸡爪状,病理反射阳性,严重者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及昏迷。但体温、心、肺、肝、眼底检查均可无异常发现,血、大小便常规及脑脊液检验均可在正常范围内。'
(4)CT轻型头颅cT可无异常变化:中型主要侵犯双侧苍白球,cT显示椭圆形低密度区。周围脑水肿可波及内囊区。重型损害双侧苍白球及壳核呈扇形低密度区,尾状核偶尔受累,呈椭圆形低密度区,纹状体内还可见片状出血,皮层细胞受损可至脑萎缩改变。
(5)从病人吃剩的甘蔗中分离出节菱孢霉,检出3一硝基丙酸。
以上几条以(1)、(2)、(3)为主。
5.案例及分析
(1)中毒经过及临床表现张某,女,35岁,农民,于3月15日,约进食甘蔗1小时后,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双眼上翻,151吐白沫,伴四肢抽搐,呈强直性发作,15分钟后发作终止,意识转清。呕吐1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予以甘露醇、地塞米松、安定治疗,3天后好转出院。约l0天后复发抽搐,发作频繁,伴二便失禁,失语,昏迷。3天后发作停止神志转清。查体:眼底正常,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度,腱反射(++),病理征(一)。指鼻试验不稳,动作笨拙,双侧跟膝胫试验不稳,意向性震颤,不能独立行走,宽基步态,爆发性语音,并有幻听、幻视、计算力下降。人院后头颅MRl平扫正常。腩电图广泛中高度异常。肝肾功能正常。经脱水、医 学教 育网整理抗痫、改善脑代谢治疗3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出院,中毒后60、90天随访,行走时仍为宽基步态,爆发样语言,偶有癫痫发作,脑电图中度异常。
(2)讨论霉变甘蔗中毒临床少见。中毒的起因主要是食用霉变甘蔗所致。变质甘蔗中毒的病原菌被确定为节菱孢菌。该菌产生的3一硝基丙酸(3一NPA)足变质甘蔗中毒的主要毒性物质,具有很强的嗜神经性。并且在同一根甘蔗上分布不均匀,故出现多人同食一根甘蔗仅有其中几人发病的现象。
霉变时蔗中毒起病急,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仅10分钟,最长可达数小时。临床上无任何前驱症状。首发症状多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继而出现神经系统弥漫性损害,如脑水肿、意识障碍等。此外尚可有局灶性损害,表现为复视、失语、吞咽困难等。由于3一NPA具有很强嗜神经性,故内脏功能一般不受损害。霉变甘蔗中毒后遗症主要为锥体外系损害,可表现为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本例后遗症主要为小脑症状及皮层损害,与报道不同。目前本病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可根据发病前有明确的食用霉变甘蔗病史,发病的临床表现,在排除脑炎、脑膜炎、脑外伤及其他食物或化学物质中毒的可能后,即可做出诊断。本病治疗,目前尚无特殊的解毒药物。急性期可及早洗胃,予以脱水剂及能量合剂、大量维生素C治疗。同时采取保护肝肾功能的措施及维持水电平衡。后遗症期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
6.治疗一旦发生中毒,由于霉变甘蔗中毒未有特效疗法,在发现中毒后应尽快洗胃灌肠以排除毒物。控制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血液循环,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和防治继发感染等对症及支持治疗。
7.预防措施
(1)对甘蔗加强管理甘蔗必须于成熟后收割,收割后需防冻,防霉菌污染繁殖。存期不可过长,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查,严禁出售已变质的霉变甘蔗。
(2)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廿蔗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应会辨认变质甘蔗。变质甘蔗外观无光洋,质软,结车勾疏松,表面可无霉点,瓤部比这场甘蔗略深。甘蔗色略深,呈浅棕色或褐色(正常为乳白色),可嗅见霉味或酒糖味。样品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的甘蔗细胞结构清晰,无异物;变质甘蔗则细胞结构模糊,内有真筒茼丝浸染,旱卷发样。
(3)宣传变质廿蔗中毒的有关知识,使广大消赞者提高警惕,以减少或杜绝中青发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