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氨基苯酚是生产扑热息痛的重要原料。印度是我国对氨基苯酚的主要进口国,每年都大量从我国进口该产品用于生产扑热息痛,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我国对氨基苯酚生产厂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印度,造成国内对氨基苯酚供应紧张,价格上扬。同时,印度还利用其注册和技术优势,从我国进口扑热息痛,进行深加工后再出口,其扑热息痛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极具威胁的竞争对手。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不断强大,我国扑热息痛企业却把过多的精力花在了内耗上。
从2009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情况来看,由于扑热息痛产品具有刚性需求的特点,在金融危机深度蔓延的情况下,我国扑热息痛出口仍保持了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数量为52781.48吨,同比增长24.52%;出口金额为19926.71万美元,同比增长16.34%;但是,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6.57%,为3.78美元/公斤。
2009年前两个月,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扑热息痛出口价格下滑,至3月份行情企稳,价格开始上涨,环比涨幅为8.73%。究其原因,一是2008年欧洲罗地亚公司生产扑热息痛的工厂停产,客户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二是国外客商上年的库存基本消耗,在一季度需要集中补货。市场需求的增加,促使扑热息痛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同时带动了出口价格的上涨,使扑热息痛2009年上半年的市场行情一路上扬。于是,一些企业纷纷开始扩大产能,一时间扑热息痛市场群雄逐鹿,出口价格再次向下。下半年出口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37%。据中国医保商会专家预计,扑热息痛出口价格下滑的状况可能延续至2010年。
据了解,截至2009年12月份,全国经营扑热息痛的出口企业已超过200家,比2008年翻了一番。许多企业生产工艺陈旧,产品档次低,难以进入国际高端市场。在开拓新市场困难和没有产品优势的情况下,企业间只能靠低价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竞争十分激烈。专家认为,未来2~3年,我国扑热息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持续,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如果不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我国的扑热息痛出口将无优势可言。
我国是扑热息痛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医保商会专家指出,要保持我国扑热息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业界及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强企业的环保等社会责任意识,改造或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由低价竞争转为质量和技术竞争;充分利用我国的原料优势,加大对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来减轻低端产品的竞争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扑热息痛产品的出口效益,促进产业供需平衡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