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知识 > 中医文化 > 正文

手诊——诊“未病”的有效之道

2009-09-25 20:50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望色诊病是中医诊断中首先强调的方法,但如何进行技术层面的操作,历史资料中则只见大端,具体之道没有论述。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对诊“未病”有实际意义。

  手部气色望诊笔者称之为气色形态手诊法(以下简称“手诊”),是运用视觉,对一侧或双侧手部特定部位上的气、色、形态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进而进行中医辨证和西医诊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有两个基本要素:位与相。位,是指人体解剖的脏器和器官在手上反应的特定区域;相,则是指位上所观察到的气色及形态的变化。综合观察位上的气、色、形态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征象进行分析、归纳,就可以得出中医辨证及西医诊病结论,这就是气色形态手诊法。而手部其他的望诊信息,如手纹、手型等,通过临床研究证明,目前尚无法达到中医辨证或西医诊病的要求。

  本人在收集中医典籍和民间资料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初步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对5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经过前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系统培训国内外15000多名学员,普及到21个国家和地区,具有简单、客观、准确、快速、超前诊断、在中医辨证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西医诊病等特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推广项目中唯一的诊断项目。

  气色形态手诊法可诊“未病”

  “未病”的概念。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的论述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个方面。实际临床中,普通社会公众认为自己是否有病的标准是症状,即以是否有不适感为标准,认为没有不适的感觉就是没病。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事实上,感觉靠不住,不能作为是否有病的标准,一些大病,如癌症早期、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早期大多并无明显症状;而一些医学上的小病,如感冒、皮肤病、外伤,感觉却往往很重。亚健康也是其中之一,即有症状,但仪器检查无器质性变化。这种“未病”的情况比传统教科书上的概念更为普遍。

  手诊可以诊未病。理论上,因为目前的临床医学模式是病人主动找医生看病,或者说医生坐等病人上门,因此,普通社会公众的依靠感觉的“未病”概念起主导作用,是造成到医生那里明确诊断时往往为时已晚的主要原因。手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因为手诊的信息采集和判断不靠感觉,很多疾病,在病人没有感觉时手上的相应部位已经有了变化,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笔者在20多年的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到感冒,大到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早期发现,事实随处可见,我们在手诊中将之称为超前诊断。实践证明,手诊具有一定诊断“未病”的临床价值。

  体会和建议

  上述靠感觉的被动看病的医学模式,以及西医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诊断方式等原因,常常造成诊断“滞后”,待医院明确诊断时往往为时已晚。

  中医望、闻、问、切中望诊为首,理论上是可以避免靠感觉的被动模式,但实践中社会公众常以感觉判断,虽然靠健康教育和查体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然改变不了诊断“滞后”的根本态势。

  重心“前移”,治“未病”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解决的方法都在探讨中,发挥中医望诊的优势,进行体质辨识,在社区、医院、保健等部门,对健康人群开展中医望诊信息的收集,进行系统分析,摆脱靠感觉的被动的医学模式,提前诊断“未病”,进而提出治疗“未病”方案,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直播课
【直播】医师报名指导及复习备考公开课
2021网上报名/现场审核指导

直播时间:全年更新

直播主题:2021年报名/复习备考

直播老师:汤以恒、张钰琪、鸿儒、端木灵、俞庆东、章一芹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