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考试辅导
直播课
免疫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免疫类方》,但对免疫的意义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一定的认识。《内经》中曾提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等论点。古人认为疾病是人体正气同病邪这一对矛盾斗争的过程,在这一对矛盾中正气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并进而提出扶正祛邪这一基本治则,其影响至为深远。
如果说“邪”是人体内外环境中多种致病因子的总称,则“真气”或“正气”就概括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医学教|育网收集整因而以“扶正祛邪”原则拟定的具体方药,就可能作用于免疫系统,发挥对免疫性疾病的防治作用。
公元四世纪晋代葛洪(公元284—363年)所撰《时后备急方.卷七》曾记载:“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即以狂犬脑组织敷伤口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这不仅是关于免疫疗法的世界最早记录,而且完全可以认为这是免疫法的先驱。这比十九世纪微生物奠基人法国科学巴斯德(L.pastouy公元1822——1895年)关于狂犬脑中有抗狂犬病物质的发现要早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