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物的内脏器官、组织、腺体乃至分泌物、排泄物作为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医称为动物脏器食疗方法。
脏器疗法历史悠久,早在周代时已设“食医”,以专门研究食疗治病。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内经》中已有“五畜为益”的记载,就包含应用五畜的内脏器官补益身体,辅助治病的意思。其后成书于公元1—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了数十种动物脏器药物。如“主恶疮痈肿”的鹿角,“主目热赤痛”的鲤鱼胆,治'阳萎不起'的狗阴茎等等,这些脏器药物的主治功效,已被临床证实是正确的,至今仍被沿用。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獭肝、牛肚、羊胆等动物脏器治疗急性热病,猪肤汤治下痢,猪胆汁导法治热病津液内竭,白通加猪胆汁汤急救下痢脉微重症,确实独具匠心,胆识过人,堪称最早创立动物脏器疗法的先驱。
唐时被尊分'药王'的杰出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应用动物脏器防治疾病,颇有发挥,他最早提出'以脏治脏','以脏补脏'的学说,奠定了脏器疗法的理论基础。书中详细而系统地列述了大量动物脏器的。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主治功效,并介绍了一些简、便、验、廉的方剂,如最早提出用猪肝治疗夜盲,用(羊甲状腺)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这比欧美各国用此法要早一千二百多年。
宋代时应用动物脏器防病治病已经相当普遍了。元时忽思慧著《饮膳正要》创制了大量药膳合一,疗效卓著的动物脏器食疗方剂。明清时脏器疗法更为普遍,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以擅用食疗而享誉于医林,对动物脏器治病尤具心得。他在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最早使用了“脏器疗法”一词,书中指出:“鸡内金,鸡之腺胃也。其善化瘀积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胀满,用鸡内金为脏器疗法。”至此,脏器疗法以其醒目的名称,独特的风格,跻身于医苑,成为深受医家和群众喜爱的一种较好的食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