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胎教”,包括逐月养胎。起居环境的讲究,情志心理卫生,饮食营养调理及各种禁忌。还涉及到配偶的选择,受孕条件,男子养精,女子养血等内容。
狭义的“胎教”主要指给妊妇创造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以某种潜在的、目前尚未被人们认识清楚的途径作用于胎儿,为日后个体先天形成的影响因素。关于“胎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
西汉经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年——前6年)在其所著的《列女传》中有周武王祖父季历的妃子孕文王而进行胎教的记载:“太任.王季娶以为妃……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这是史籍记载中最早的“胎教”。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可见“胎教”在我国起源很早。
最早记载和提出“胎教”的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最早明确提出“胎教”一词,书中并有周武王妃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的记载。以上这些记载可以说明远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十分注意和重视“胎教”这一问题。
历代医著和医家对于“胎教”的内容也有很多记述。《内经》中曾谈到孕妇七情过激造成婴儿先天性“胎病”的内容;北宋时医家徐之才撰写《逐月养胎法》从医学的角度正式提出胎教的内容并对其加以解释;隋代时巢元方等所撰《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候”中也有许多关于胎教的内容;唐代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胎教的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论述;宋代著名妇科专家陈自明撰著《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其中卷三十用一卷专篇来论述“胎教”。这是祖国医学史上最早专篇论述“胎教”的著作,其后,历代医学家论述者不乏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