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知识 > 名医风采 > 正文

温病学派

2009-10-19 14:52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一个医学流派。这一学派在明清时期最盛于我国南方,在研究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浙一带温疫流行猖獗,促使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学派。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些内容已涉及温病的各个方面。《难经》里亦载有一些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十八难》: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晋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内经》伏气温病说,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方、辟温病散等,并指出温病主要是感受厉气所致。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疫疠病候3论,叙述了温热病的致病因素、病机原理,以及症状特点,提出温病、时气、疫疠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

  (《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载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及各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具体论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即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南宋朱肱的《南阳活人书》注重伤寒与温病的辨别,对多种温热病,如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湿温、温毒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治疗上虽未跳出伤寒圈子,但也不墨守伤寒成方,而能灵活化裁,变动不拘。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强调温病的病因不限于冬伤于寒,其云:“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伤寒补亡论。卷十八。温病六条》)以上诸家虽各有发挥,但多是零散的认识与经验,仍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而隶属于广义伤寒病。

  金元以降,对温热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刘完素据《素问。热论》创立六气皆从火化的病机学说及辛凉甘寒解表的治疗原则,标志着外感温热病的治疗在理法方药诸方面开始自成体系,温热学说初具规模,出现了“热病用河间”的局面。其后,元明之际的王履在《医经溯洄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中进一步强调伤寒温病不可同治。明代汪机在《石山医案》中提出新感温病的概念。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里指出温疫邪气侵犯人体“必从口鼻”而入。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明代以前中医学对温热病的认识虽不甚完善,但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为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末,我国温疫流行,极为猖獗,专门研究温病的著名医家不断涌现,温病学派遂应运而生。代表医家有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叶桂、吴瑭、王士雄、薛雪等。

  吴有性,明医家,著有《温疫论》。他对温疫病的致病因素、感受途径、侵犯部位、传变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详加探究,指出温疫乃感天地之异气所致,邪自口鼻而入,先伏于膜原,后传于表里,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由诱因,正气受伤,邪气始张,治疗总宜疏利膜原,表里分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自此温疫学说开始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戴天章,清医家,著《广瘟疫论》。他十分推崇吴有性的《温疫论》,为推广吴氏之学,戴氏在吴有性所论的基础上,详尽论述了温疫的辨证与治法,在辨证方面,尤殚心于温疫病

  早期的鉴别诊断,提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是识别温疫的五种大法。强调温疫汗不厌迟,下不厌早,清法贯穿始终,补法用于善后,表里寒热虚实并见或余热未尽,则用和法。可谓充实了吴有性的辨证论治思想。

  余霖,清医家,著《疫疹一得》。他就乾隆之际的温疫大流行阐发己见,认为该温疫的流行乃运气之淫热入胃,敷布于十二经脉所致,因而倡用石膏重剂泻诸经表里之热,实为补充了吴有性论温疫之未逮。并制定名方清瘟败毒饮,为人所称道。

  叶桂,清著名医家,著《温热论治》。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纲,他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热论治》)治疗宜“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温热论治》)极大提高了河间学派对温热病的认识,使温热病形成了更为独立完整的体系,彻底从《伤寒论》中摆脱出来。此外,他还注重辨舌验齿和斑疹、白疕的辨别,并作了具体阐述,丰富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叶氏因之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温热学派的中坚。

  薛雪,清医家,著《湿热条辨》。详细论述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传变规律、临床证型、遣方用药,弥补了叶氏详论温热、略论湿热的不足。自此,温热学说与温疫学说均日臻完善,温病学派发展到鼎盛时期。

  吴瑭,清医家,著《温病条辨》。强调以上中下三焦为纲统论温热、湿热与温疫。充实了温病清热养阴的治疗大法。并组成银翘、桑菊等方,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了叶氏的理论。

  王士雄,清医家,著《温热经纬》。集前人之大成,对温病学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总结,另外,其对暑邪、伏气温病,顺传逆传及霍乱病等均作了深入的阐发,纠正了前人的谬误,补充了前人之未及。对暑、湿、火三气辨证尤多发挥。

  清代末年,南方诸医对温病的研究仍方兴未艾,浦城雷丰反对吴有性、吴瑭温瘟不分的模糊认识,撰《时病论》专论非疫性外感病,包括风热、伤暑、冒暑、中暑、暑温、疰夏、热病、湿热、湿温、秋燥、冬温、春温、风温、温毒、伏暑等十余种新感及伏气温病,对其病因、病理、证候特点、立法方药详加论述,颇为实用。此外,江阴柳宝诒针对“重新感,轻伏邪”的时弊,撰《温热逢源》详论伏气温病,强调伏邪为病颇多,致病较重,治疗宜以清泄里热为主,兼顾温肾育阴,疏解新邪。

  总之,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为温疫学说的创立与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为温热学说的成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温疫学派和温热学派在促使外感热性病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以上关于学术流派的论述,有利于我们对历代各家学说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但是,医家与学派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很多著名的医家都是博览群书,擅学众长,虽在医学某些

  问题上有独到之见,卓然自成一家,但其专长并不局限于一方面,往往还有其他方面的重要贡献,故本书的编写是以“家”为主,既可比较全面地介绍该医家的各种专长,而不致有所遗漏,同时亦如实介绍其有关学派的沿革概况。这样,有助于了解每个医家学术经验的全貌,而免以偏概全之弊。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直播课
【直播】医师报名指导及复习备考公开课
2021网上报名/现场审核指导

直播时间:全年更新

直播主题:2021年报名/复习备考

直播老师:汤以恒、张钰琪、鸿儒、端木灵、俞庆东、章一芹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