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认为,医学理论本源自某些医家对医学的认识和见解,由于历代医家在学术上的共同努力和研究,使中医理论不断发展,渐趋完整。
早在西周,医学家已提出四时发病及五药治病等理论,《周礼·医师章》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又说:“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这种学说已经论述了发病特点以及有关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其间亦体现了当时医家的理论特色和学术成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春秋时代,又有六气致病的学说,如《左传》记载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秦医和提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其四时、五节、六气和五味、五色、五声等概念,以及“天人相应”的思想,也都进一步反映了古代医家们在病因学和人体生理病理学方面的学术观点,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先河。
《礼记·曲礼》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说,所谓“三世”者,一般认为即《黄帝针经》《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这是有关针刺、脉学以及药物方面的三种著作,它们不仅是当时医疗经验的总结性记录,而且实为古代各门学科和各家学说的代表作,对当时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是中医学发展较迅速,成就巨大的历史时期,许多重要医学著作都在此时相继问世,据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凡二百一十六卷;经方十一家,凡二百七十四卷,足见当时名医辈出,著述繁多。医经七家包括《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经方十一家包括《五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藏六腑疝十六病方》《五藏六腑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五藏伤中十一病方》《客疾五藏狂颠病方》《金疮疭瘈方》《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神农黄帝食禁》等。上述所谓“七家”及“十一家”,乃是泛指医家的诸种著作而言,非为医家之谓,如《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即是白氏的三部医著。《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见,无论在医学基础理论或药物学方面,当时的医家著书立说,已有许多不同的论述。
在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中,《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81篇)是唯一现存的著作,其内容丰富,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内经》一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西周至西汉末年的医学面貌,它是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古代哲学及诸子百家学说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这一时期各医家多种学说的荟萃。如《素问》一书,曾采用了古医经二十多种,包括《上经》《下经》《脉经》《九针》《大要》《脉要》《本病》《金匮》《热论》《形法》《针经》《脉变》《五色》《揆度》《奇恒》《阴阳十二官相使》《天元玉册》《太始天元册文》等等。因之,学术见解之不一致处,在《内经》中亦时有所见。
分析《内经》的具体内容,涉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摄生、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这些正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组成的内容。所以,《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我国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书和《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这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无不以之为指导,而这些基础理论则又在医家的临床实践中反复验证并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他们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在某一方面有很大发展,创立了各家学说,发展了中医理论,但在总体上始终保持着中医学术理论的特色,直到近代,中医学仍具有其独特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