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生理 > 正文

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变化机制

2011-01-13 09:01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1.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称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eperfusion,arrhythmia)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最为多见。缺血时间过短,心肌损伤不明显;缺血时间过长,心肌丧失电活动,二者均不易出现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此外,心律失常的发生还与缺血心肌的数量、缺血的程度、再灌注血流的速度及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自由基和钙超载造成,的心肌损伤及ATP减少使ATP敏感性钾通道激活等均可改变心肌电生理特性;增多的儿茶酚胺刺激?;受体,可提高心肌的自律性;缺血-再灌注使纤颤阈降低;心肌电解质紊乱,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2.心肌舒缩功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可逆性或不可逆性损伤均造成心肌舒缩功能降低,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升高等。1982年Braunwald和Kloner首先用心肌顿抑(myocardialstunning)一词来描述心肌并未因缺血发生不可逆损伤,但在再灌注血流已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后一定时间内心肌出现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的现象,以与心肌坏死、持续缺血或其他非缺血性因素引起的心功能障碍相区别。随着临床上溶栓治疗、心绞痛缓解、PTCA、冠状动脉搭桥术及心脏移植的开展,短期可逆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较长时间的心功能抑制愈来愈受到关注,其诊断及治疗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目前认为,心肌顿抑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现形式之一,自由基爆发性生成和钙超载是心肌顿抑的主要发病机制。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