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变的发展和结局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致病力之间的矛盾关系。当人体抵抗力增强时,细菌逐渐被控制而消灭,结核病变转向愈复;反之,则转向恶化。
1.转向愈复 主要表现为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
(1)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复方式。渗出物逐渐通过淋巴道吸收,病灶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较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和增生性病变如治疗得当也可被吸收。
(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增生性结核结节转向愈复时,其中的类上皮细胞逐渐萎缩,结节周围的增生纤维母细胞长入结核结节形成纤维组织,使结节纤维化。未被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也可通过机化而发生纤维化。小的干酪样坏死灶(1~2mm)可完全纤维化;较大者难以完全纤维化而由坏死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将干酪样坏死物质加以包裹,以后干酪样坏死逐渐干燥浓缩,并有钙质沉着而发生钙化。
病灶发生纤维化后,一般已无结核杆菌存活,可谓完全痊愈。在被包裹、钙化的干酪样坏死灶中仍有少量细菌存活,病变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临床痊愈),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可复燃进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转向恶化 主要表现为病灶扩大和溶解播散。
(1)病灶扩大:病变恶化进展时,在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病灶周围炎),其范围不断扩大,并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区又随渗出性病变的扩延而增大。
(2)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发生溶解液化后,可经体内的自然管道(如支气管、输尿管等)排出,致局部形成空洞。空洞内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可通过自然管道播散到其他部位,引起新的病灶。如肺结核性空洞通过支气管播散可在同侧或对侧肺内形成多数新的以渗出、坏死为主的结核病灶。此外,结核杆菌还可通过淋巴道蔓延到淋巴结,经血道播散至全身,在各器官内形成多数结核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