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出血性梗死的病理特点

2009-11-09 14:39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出血性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组织结构疏松伴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

  1.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

  (1)严重淤血。

  (2)器官组织结构疏松。

  2.肺出血性梗死:其病灶常位于肺下叶。常多发,病灶大小不等,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部紧靠肺膜,肺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梗死灶质实,因弥漫性出血呈暗红色,略向表面隆起,机化后梗死灶变成灰白色,病灶表面局部下陷。镜下见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肺泡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小支气管腔及肺间质充满红细胞。

  3.肠出血性梗死:多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或在肠套叠、肠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情况下引起出血性梗死。肠梗死灶呈节段性暗红色,肠壁因淤血、水肿和出血呈明显增厚,随之肠壁坏死致质脆易破裂,肠浆膜面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历年考点
    应试指导
    仿真试卷
    思维导图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