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2月31日 19:00-21:00
详情时间待定
详情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2009全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与临床实践研讨会暨心血管病药物治疗策略培训班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召开。高润霖院士、胡大一教授等十余位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聚首哈医大二院共同对2009心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并对心血管疾病最前沿的诊疗技术、心脏猝死的防治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与会专家指出,预防心脏猝死,应重视早期预防干预,心脏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功能的关键指标,低于35%的心脏病患者须防猝死。
本次大会国内心脏病学的专家高润林院士、胡大一教授等十余位专家聚首哈医大二院共同探讨心脏猝死的预防性治疗,其目的就让社会大众对心脏猝死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关注,加强心脏猝死高危人群对心脏猝死早期预防干预的重视。
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诸多名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如何能预防心脏猝死这个“随时可能出击的杀手”,已成为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年发生率为0.04%,每年死于心脏猝死的人数高达54.4万。由于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经心肺复苏生存率不到5%.
于波教授指出,由于心脏猝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避免心脏性猝死应重视早期预防干预。有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在评价病人的心功能时,心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脏射血分数(即心脏每次跳动、搏出血液时,心脏输出血液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心脏容积的百分比)对于筛选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正常人的心脏射血分数约为55%-65%,如果一个人的射血分数低于35%,即属于心脏性猝死高危者。
对于射血分数值低于35%容易发生猝死的病人如何进行治疗和预防,于波教授说,临床上当危及病人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药物治疗通常难以奏效,有效的心脏猝死的抢救需要体外自动除颤起搏器(AED)的迅速到位,然而,在国内由于体外除颤器还未普及到公共场所,所以一旦发生猝死,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如果不是在医院则很难使病人存活。因此,对于高危患者,尤其是当心脏射血分数低于35%时则建议病人植入体内自动除颤起搏器ICD来预防猝死的发生,它是目前预防猝死的最有效方法。
最后,于波教授提醒,心脏猝死的预防除了在医学上的防预治疗,关键还在于生活中的防护。
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平衡饮食、降低胆固醇、防止肥胖;积极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原有的疾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器官老化;
第二,养成及时就医的习惯。尤其是在冬季,当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去就医,最好做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再制定治疗方案,如此就能再很大程度上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第三,定期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自觉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一些具有发生心脏猝死潜在危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