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医患关系持续紧张、患者的维权意识今非昔比,大量处于临床实习、见习阶段的医学生正面临着病人不愿配合,无法很好完成临床实习的困境。于是,为医学生提供“标准化病人”帮助其完成临床学习任务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然而,有人却认为,“标准化病人”不过是些无病呻吟的“假病人”,通过“假病人”培养出来的医生就是假医生。“标准化病人”的大量出现会让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
作为一名执业医生,笔者以为,这种担忧不过是对“标准化病人”的一个误解。因为不会有哪一个教学医院、医学院校会认为,“标准化病人”能够替代真正的病人配合医学生完成所有的临床学习任务。说到底,“标准化病人”只是医学教育中的一种辅助训练手段而已。考虑到当下的医疗现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让医学生所有临床学习都能得到病人的配合并不现实。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化病人”,医学生只能使用塑胶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的模拟病人进行临床技能学习。可见,那些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标准化病人”是医学生的良师益友。
然而,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招募、培训“标准化病人”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困难在于,“标准化病人”所能获得的酬劳过于低微。此外,大多数国内公众不仅对“标准化病人”知之甚少,而且囿于我们的一些固有观念,譬如一听到需要做解开上衣让准医生们进行查体之类的事情,会颇为尴尬。这些固有观念的存在无疑给“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培训出了道难题。
只有当整个社会都能对“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和培训有正确的认识;医学院校为之提供足够的教学经费、适当提高“标准化病人”的报酬;媒体多做积极、全面的宣传报道以增加普通公众对它的了解,从而纠正和改变社会上对它的一些误解和偏见……这些有效的措施多管齐下,“标准化病人”才能真正造福于医学生、广大患者以及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