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群众收入大幅提高﹢百姓身体健康=幸福。”
3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在住地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小撒探会》节目组主持人撒贝宁的专访,并应邀在“幸福卡片”上写下了这样的幸福公式。
刘伟平饱含深情地说:“实现好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作为省长的工作目标。”“两会”前夕,中央电视台《小撒探会》节目组来到我省夏河县桑科乡牧民定居点,采访了“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旦正草,了解乡村医生的待遇和当地的医疗情况,探寻旦正草医生“2011的幸福公式”。
1994年,旦正草从甘肃省卫校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创办了桑科乡达久滩村卫生室。17年来,她情系农牧民群众,以娴熟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克服重重困难,守卫着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健康,被当地农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白衣天使”。
说起旦正草,刘伟平对她的感人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旦正草医生能够长年坚持在草原上为农牧民服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采访围绕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展开。刘伟平介绍道,甘肃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财政收入少、农村人口多、医疗服务能力比较弱。这几年,我们结合省情实际,从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出发,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广大人民群众开始逐步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当谈及改善基层就医条件时,刘伟平说,近两年来,在中央的支持下,我们投入38个亿,加大了对县医院、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全省1300多个乡镇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解决了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全省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针对中医药具有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和甘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我省将中医药纳入城乡医保范围之中,并提高了报销比例,既保障了基本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又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
政府部门如何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社会公平,把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向农村、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刘伟平说,这几年,国家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区域、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我省在公共财政支出使用中,注重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社会事业中去。在卫生投入上,把更多的财力投向县以下乡村两级基层医疗机构环境改造和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上,努力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好。
刘伟平进一步说,我们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一是逐步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将全省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全额发放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予以保障,对承担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乡村医生给予每人每年6000元的定额补助,补助经费通过绩效考核后发放。二是在乡镇卫生院设置卫生技术和中医药专业副高级职称序列,组织开展了乡村名中医评选活动,在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开展“师带徒”活动,为基层培养高素质人才。三是制定了鼓励省市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的优惠政策,拿出专门的高职限额,用于到基层服务人员的职称评审,吸引高层次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医院高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四是连续7年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先后抽调近9000名城市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支援工作,并连续3年为乡镇卫生院招录1.3万名大学毕业生、340名执业医师,夯实了农村卫生人才基础。“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伟平总结道。
采访即将结束时,撒贝宁拿出了旦正草医生所写的“幸福卡片”,与大家分享这位最美丽的乡村女医生的幸福。当被问及省长2011年的幸福公式是什么时,刘伟平语重心长地说:“甘肃是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他们最盼望的是收入提高、身体健康。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百姓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