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继龙,医学博士,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外事办公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于山东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期间赴日本帝京大学研修,后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任教,任检验医学系主任;作为高访学者赴美国CWRU从事热带病学研究;1999年起于安徽医科大学任教,作为学科带头人先后在蚌埠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获得检验医学硕士学位点。近年先后在意大利Bari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短期访问研究和交流。
沈继龙教授从事病原生物学和检验医学教学和科研30余年,已指导毕业博士、硕士生80余名,学生遍及国内外。现为全国规划本科教材检验医学专业评审委员,主编全国规划检验医学教材《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第二版和第三版,并获“卫生部全国规划优秀教材奖”;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加国家规划本科教材编写10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近年主持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及其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等科研基金课题多项。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以及部分科普文章;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初审、终审评委;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检验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省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核心期刊《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副主编;《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和《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安徽医学》、《疾病控制杂志》、《热带病杂志》等编委。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徽省模范教师”、省“先进工作者”、省“师德标兵”等称号。
沈继龙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细胞信号转导的干预,发现SEA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TGF-β1可以显著上调肝脏HSC的胶原合成,芍药苷通过TGF-β/smad信号转到通路显著抑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的胶原蛋白表达;重组sTGF-βRII/sIL-13α2受体蛋白可能具有干预作用。在基因工程疫苗与重组免疫诊断试剂研发中,对若干分子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详尽研究,并研发出血吸虫病免疫组合诊断试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转让;利用IgY建立的循环抗原检测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严重危害优生优育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研究中,对速殖子表膜抗原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弓形虫入侵宿主后的体内扩散规律,以及在免疫机能低下宿主隐形感染活化,导致虫血症的机制。近年对这一细胞内寄生物进行了重要限速酶的RNAi以及毒力基因的研究等。
学术任职情况:
1、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专科分会常委;
2、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会主任委员;
3、安徽省检验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4、安徽省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会副主任委员;
5、《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副主编;
6、《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副主编;
7、《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副主编;
8、《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