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理论 > 针灸推拿 > 针灸治疗 > 正文

中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

2014-05-26 15:12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血海、经渠。

配穴:按辨证分型。

寒湿证:面色无华,喜暖畏寒,患肢沉重痛麻,皮肤苍白,触之冰凉,常伴间歇性跛行,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苔白腻,脉沉细而迟。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下巨虚、太渊、上巨虚。

血瘀证:患肢暗红发紫,下垂更甚,抬高则见苍白,足背汗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列缺、尺泽、膈俞、上巨虚、下巨虚。

热毒证:患肢暗红而肿,渐变紫黑,溃破腐烂,疼痛异常,屈膝危坐,伴发热口干,便秘尿赤,苔黄腻而舌质红绛,脉洪数或弦数。太溪、复溜、列缺、尺泽、鱼际、阴陵泉。

气血两虚证:患肢疼痛较轻,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疮面久不愈合,肉芽灰暗,并伴面色萎黄,神倦自汗,心悸气短,舌质淡,脉沉细而弱。列缺、尺泽、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鱼际。

肾虚证:多见于寒湿、血瘀和热毒证之久病后,兼见面暗神萎、上半身热而下半身寒、口淡不渴,头晕腰痛,筋骨萎软,大便不爽,脉细无力。膻中、膈俞、阴谷、三阴交、尺泽、太溪。

(二)治法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按证选用。并据证型施用不同刺灸手法。寒湿证,太渊用无疤痕灸法,麦粒大艾炷,灸九壮,余穴进针后用捻转补法,并温针40分钟,每日2次;血瘀证,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之法,留针15分钟,每日2次;热毒证,得气后用紧提慢插之泻法,每日3次,每次20分钟;气血两虚,进针得气后,行捻转补法,每日1次,每次60分钟;肾虚证,进针得气后,行捻转结合小幅度提插补法,刺激量宜轻,每次留针亦为60分钟。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创面完全愈合,血液循环无明显障碍,能恢复一般工作或原来工作。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显著减轻、静止痛消失,皮肤颜色和温度明显较前好转,创面完全愈合或接近愈合,血液循环仍有轻度障碍,能恢复轻度工作。好转:症状减轻或改善,创面较前缩小,血液循环有所改善;不能从事轻度工作,仍需继续治疗。无效:经治疗1~2月后,症状与体征无改善,创面没有好转。恶化:经治疗病情继续恶化或截肢。

共治疗77例,按上述标准治愈52例(67.5%),显效13例(16.9%),转转8例(10.4%),无效4例(5.2%),总有效率为94.8%[6].其中以寒湿证和血瘀证治愈率最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体针(之二)

(一)取穴主穴:下肢病:脉根、血海、阴包、环跳;上肢病:合谷、后溪、曲池、郄门、青灵。

配穴:下肢病在大趾加阴陵泉、地机,二、三趾加足三里、丰隆,第四趾及小腿外侧加阳陵泉、绝骨;第五趾及小腿后侧加承山、昆仑,足底加太溪、八风。上肢病在拇食指加手三里,中指加内关,无名指加外关,小指加通里,前臂及手掌加大陵。

脉根穴位置:第二骶骨棘旁旁开3寸,下5分凹陷处。相当于胞肓穴下5分,位于坐骨切迹下缘。

(二)治法主穴每次据病变部位,选2~3穴,配穴酌加1~2穴。脉根穴刺法:以舒张押手法刺入穴内,充分运用指力,缓慢送针至3~5寸深,务使进入坐骨孔内。到达一定深度后,轻巧提插,使针感循膀胱经放射至足底、如病变不在膀胱经上,可变换针尖方向,慢慢诱导针感向患处放散。为加强感应,可在上述基础上,以拇、中、食三指固定针尖,作小幅度雀啄式提插3~5次,再施补泻手法。所有穴位得气后,实热证者,向外方向刮针10次;虚寒证者,向内轻刮3~5次;虚实兼证者,用平补平泻手法,往返刮针5~6次。隔日针刺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224例,临床治愈111例(49.6%),显效70例(31.2%),好转38例(17.0%),无效5例(2.2%),总有效率为97.8%。

群针(一)取穴主穴:下肢4组:①小腿上1/3前外侧面,在胫、腓骨之间的全部体表面积;②小腿下1/3内侧面,在胫骨后的全部体表面积;③在内、外踝骨之前方,两踝之间的体表面积;④足背跖缝线:在足背部体表面跖部4个跖骨缝。上肢4组:①前臂桡侧上1/3全部体表面积;②前臂掌侧下1/3的全部体表面积;③手腕背侧全部腕关节部位的体表面积;④手背掌缝线:自掌指关节,至掌骨底,即手背体表面掌部4个掌骨缝。

配穴:阳陵泉、曲池。

(二)治法主穴采用群针法。配穴用穴位注射法。发病肢体不论单双侧,上肢发病取双上肢主穴,配曲池;下肢发病取双下肢主穴,配阳陵泉。上下肢同时发病则全部取或轮流选取。

每次进针前作常规消毒,然后将针均匀地散刺在线或面上,针距约1厘米。方法为:下肢第1组,四周斜刺,中间直刺,深度2~3寸,共50针;第2组,向胫骨方向进针,针深2寸,共50针;第3组,直刺5分深,约30针,第4组,直刺进针1寸深,20针左右。上肢第1组直刺2寸深,50针;上肢2组,靠尺骨两侧斜刺,中间直刺进针,针深1寸,50针;第3组,直刺2~5分,30针;第4组,直刺1寸,20针。在针刺时应注意避开濒于坏死及溃烂的部位。针刺时不拘泥于穴点,宜散开于面线上。速进针,即所有针数在20分钟内刺完;缓退针,即留针1~4小时,留针期间,可轻刮针柄1~3次,以加强刺激。

配穴,以2%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每次选1穴,刺入1~2寸并获得针感后,注入药液6毫升。隔3天针刺1次,7~10次为一疗程,停10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260例,临床痊愈111例(46.7%),显效105例(36.4%),有效33例(12.7%),无效11例(4.2%),总有效率为95.8%。

针灸(一)取穴主穴:分2组。1、气海、中脘、膻中、肝俞、脾俞、肾俞;2、内关、太渊、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神门。

配穴:分2组。1、环跳、委中、承山、血海;2、冲阳、照海、申脉、解溪、太溪。

(二)治法每次选主穴和配穴各1组。各组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不同病变阶段,刺灸法有所不同。早期,主穴第1组采用无疤痕着肤灸法,每穴灸3壮,壮如黄豆大;同时针配穴第1组,得气后不留针。主穴第2组采用针刺,施热补手法,留针20分钟,同时用艾条灸配穴第2组,不计时间,以患者感舒适为度。上述2组可轮换进行,隔日1次。至中期,在上面治法的基础上,加三棱针挑刺委中出血,背部俞穴拔罐15分钟。至晚期,以上疗法加隔蒜灸冲阳、太溪,5~7壮,艾炷如小指头大,并以艾条灸破溃处,及煎药洗患部。针灸治疗每日1次,药水煎洗每日2次,隔日用玉红膏换药1次。针灸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共治48例,其中18例用针灸之法,治愈9例(50.0%),显效3例(16.7%),有效6例(33.3%)。另30例,仅用灸法,5天内基本止痛者24例(80.0%),3日以内伤面愈合者22例(73.3%),其效果较单服中药为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穴位激光照射(一)取穴主穴:少泽、厉兑、商阳、至阴、关冲、大敦、少冲、隐白、少商、中冲、窍阴、涌泉。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破溃处。

(二)治法上述主穴系十二井穴,治疗时,只选择凉痛患趾(指)上的井穴。如大趾病变可选隐白、大敦,小趾病变只选至阴。多趾(指)凉痛可选多趾(指)井穴,但宜加涌泉。如为溃疡坏死,则加用阿是穴。以功率为≥8毫瓦之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波长6328埃。每穴照射10分钟,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83例,结果,治愈5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100%。

针剌(之三)

(一)取穴主穴:三阴交、公孙。

配穴:八风。

(二)治法主配穴一般均取,三阴交直剌1.5寸,公孙直剌1.2寸,均用泻法。留针15分钟。八风穴斜剌0.8寸,采用放血疗法,进针后即见血液流出,呈黑红色,摇大针孔,使瘀血尽出,不留针。每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本法主要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足剧痛患者。疗效标准:显效:剧痛消失,止痛效果持续6小时以上;有效:剧痛消失1~6小时;无效:剧痛无明显缓解。

共治60例,显效22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4%。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历年考点
    应试指导
    仿真试卷
    思维导图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