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答疑周刊》2014年04期: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下列属于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的是
A.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陷征
D.冷凝集素综合症
E.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正确答案】D
学员提问:不明白?
解析: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及冷诱导因素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栓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冷凝集素主要为IgM抗体,这种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当体表皮肤温度较低时,凝集的红细胞阻塞微循环而发生发绀,可伴有较轻的溶血。
符合溶血性贫血类疾病,一般从先天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所致蚕豆病,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等等)与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补体介导的溶血性贫血,感染相关性等等)。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有自身免疫性贫血,根据冷凝集素综合征的定义可知为自身免疫性的溶血,因此选D.其他选项为先天性遗传溶血性贫血。
祝您学习愉快! 医学|教育网原创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哪种疾病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化脓性链菌感染
【正确答案】B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
解析:此处知识点是相对比较难的,但是必须是您要记住的,这里老师给您列举一些经常考试考到的,希望您能记住,记住这几个就差不多了。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时的NAP积分值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因此本法常用来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是观察慢粒疗效的指标之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一般增高,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急粒和急淋的方法之一。 医学|教育网原创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NAP积分值增高,当病情好转时,NAP积分值可下降,完全缓解时NAP活性可恢复到正常,因此本法对再障的诊断、疗效观察和估计病情均有一定意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NAP积分值减低,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之一;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用来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NAP积分值减低。③其他:红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减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红血病等疾病的NAP积分值可增高;NAP积分值减低,也可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严重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家族性低磷酸酶血症。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免疫学检验】
双向扩散试验中,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可分析得知
A.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原量大
B.沉淀线靠近抗体孔,提示抗体量大
C.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体量大
D.沉淀弧可分别出现完全融合、不融合两种情况
E.出现沉淀线的最高抗体稀释度为该抗体的效价
【正确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可做如下分析:①抗原、抗体是否存在及其相对含量。一般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体量大,沉淀线靠近抗体孔,提示抗原量大。②抗原、抗体相对分子量的分析。③抗原性质的分析,受检的抗原性质可能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完全不同,沉淀弧可分别出现完全融合、部分融合、不融合3种情况。④抗体效价的滴定:抗体效价是抗原、抗体经过自由扩散形成沉淀线,出现沉淀线的最高抗体稀释度为该抗体的效价。
结果判断:在抗原抗体孔之间形成白色沉淀线,表明抗原与抗体相对应;若沉淀线是一条,提示抗原与抗体只含一种相应的成分;如果是多条,则说明有多种相应的成分。对抗体进行定量时,以出现沉淀线的抗体最高稀释孔作为抗体的双向免疫扩散效价。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化学检验】
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有()。
A.高血钾
B.低血钾
C.高血钙
D.高血钠
E.低血钠
【正确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氢离子进去细胞内与钾离子交换,钾离子移出细胞外;肾小管上皮泌氢离子增加,而排钾减少;结果造成高血钾。
代谢性碱中毒时的呼吸代偿最无效,因为要使呼吸变慢、变浅,以保留更多的CO,就必然引起缺氧,缺氧能强有力地使呼吸增强,这就使PCO的代偿性增加不明显,一般[HCO]每增高1mmol/L,PCO仅增加0.6mmHg,PCO值罕能达到55mmHg.血[Cl]一般降低;并常伴低血钾,这主要是由于代谢性碱中毒时尿排钾增多所致。因此您说的是正确的。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答疑周刊》2014年04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