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是临床乡镇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便于各位同学复习备考!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又称直肠良性孤立性溃疡、直肠良性非特异性溃疡,是由于直肠前壁良性孤立性的急慢性溃疡所引起的消化道紊乱,以腹痛、便秘、腹泻、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本病较少,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病因不明,有人认为由于耻骨直肠肌的痉挛收缩,使粪便被阻塞于肛门直肠环,为克服阻力,需过度用力排便,从而导致直肠脱垂和前壁黏膜的缺血缺氧,引起溃疡的形成。也有人认为会阴过度下降,损伤阴部神经,也可能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另外长期便秘,肠黏膜供血不足,药物和机械性损害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常起病缓慢,有长期便秘或用力排便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脓血便、大便变细等表现,腹痛多位于下腹部,会阴骶尾部,呈钝痛,排便时加重,排便后减轻,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可有大便带血、黏便或脓血便,少数有腹泻便秘交替现象。常伴有直肠脱垂。少数呈急性起病,与应激因素有关,表现为剧烈腹痛,便血,甚至发生急性大出血、肠穿孔、肠坏死而危及生命。
2﹒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于距肛门3~15cm的直肠前壁黏膜可见孤立性溃疡,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0.2~0.8cm,多为单发,也可为多发性溃疡,周围黏膜水肿隆起呈结节状,病变范围1~4cm,溃疡可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在活动期溃疡较深,边界清楚,溃疡表面有一层很薄的伪膜形成,周边充血水肿,部分有活动性出血。非活动期,溃疡表浅,可有局部的黏膜增厚,少数引起直肠狭窄。
3﹒X线造影检查
可见直肠单个或多个溃疡,肠腔狭窄和黏膜的结节状改变。
4﹒活体组织检查
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改变,黏膜表面糜烂,溃疡形成,其表面有伪膜样结构覆盖,黏膜肌层增厚,腺体之间纤维组织增生,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晚期直肠腺体细胞明显增生,有一定异质性,可移入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间质内,易误诊为癌肿病变。
根据腹痛、腹泻、脓血便、便秘等临床表现,而用其他肠道病变不好解释时,应考虑到本症的可能,通过X线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来确诊。
【鉴别诊断】
1﹒直肠癌
本征晚期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可类似直肠癌,必要时需活检病理方可鉴别。
2﹒溃疡性直肠炎
直肠糜烂溃疡表浅,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而本征溃疡较深,孤立存在,多位于直肠前壁。
【治疗方法】
以内科治疗为主。应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困难时应用缓泻药,应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继发感染时,服消炎药物。经内科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可行局部手术切除,但易复发。伴有直肠脱垂者可行直肠固定术。本病多呈良性经过,但有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