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药师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专业知识:
中药炮制学
A.型题
1.含挥发油类有效成分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晾干
B.高温加热
C.抢水洗
D.净制
E.切制
B
解析:由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常因加热等处理,致使其挥发油含量显著减少,故这类药物不宜加热处理。
2.通过加热降低挥发油的含量从而减少其副作用的药物是
A.麸炒苍术
B.姜炙竹茹
C.醋炙延胡索
D.酒炙大黄
E.盐炙泽泻
A
解析:苍术含挥发油较多,具有刺激性,即“燥性”。苍术通过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达到了缓和燥性的目的。
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A.麻黄
B.巴戟天
C.远志
D.莲子
E.牡丹皮
D
解析:有些药物的心(胚芽)与其肉作用不同,应分别入药,以保持各自的疗效。一般润软后再采用抽取、针挑、挑选等方法处理。有的是煮软后去心,如远志。
4.厚朴的净制方法为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A.去残茎
B.去残根
C.去皮壳
D.去毛
E.去心
C
解析:树皮类药物,如厚朴、杜仲、黄柏、肉桂等可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
5.鹿茸的去毛方法为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E.撞去毛
C
解析:燎去毛(刮去毛):如鹿茸。
6.宜切薄片的药物是
A.白芍
B.大黄
C.黄芪
D.麻黄
E.荷叶
A
解析:厚度为1~2mm,适宜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如白芍、乌药等。
7.黄柏宜切
A.薄片
B.宽丝
C.段
D.细丝
E.厚片
D
解析:细丝2~3mm,宽丝5~1Omm.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白皮、青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
8.炒后增强开胃消食作用的是
A.酸枣仁
B.麦芽
C.瓜萎仁
D.紫苏子
E.栀子
B
解析:大麦经发芽成麦芽后,产生健脾消食、疏肝通乳作用;炒后增强健脾消食作用,并能回乳。
9.下列哪个药物不用炒焦法炮制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A.六神曲
B.麦芽
C.山楂
D.栀子
E.干姜
E
解析:干姜适用于炒炭。
10.麸炒时,麦麸一般用量为每100kg药物,用麦麸
A.5kg
B.10~15kg
C.20~25kg
D.30kg
E.40kg
B
解析:麸炒时,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
11.适于滑石粉炒的药物是
A.水蛭
B.阿胶
C.斑蝥
D.骨碎补
E.龟板
A
解析:适用于滑石粉炒的是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如刺猬皮、水蛭、黄狗肾等。
12.宜于土炒的药物是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A.黄连
B.马钱子
C.枳壳
D.白术
E.苍术
D
解析:适用于土炒的多为补脾止泻的药物,如山药、白术等。
13.既可麸炒又可土炒的药物是
A.苍术
B.白术
C.枳壳
D.僵蚕
E.枳实
B
解析:土炒白术,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麸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胀作用。
14.僵蚕的炮制方法是
A.沙炒
B.土炒
C.滑石粉炒
D.麸炒
E.米炒
D
解析:僵蚕辛散之力较强,药力较猛。麸炒后疏风解表之力稍减,长于化痰散结,同时有助于除去生僵蚕虫体上的菌丝和分泌物,矫正气味,便于粉碎和服用。
15.醋鳖甲的炮制方法是
A.沙炒
B.滑石粉炒
C.土炒
D.明煅
E.火煅醋淬
A
解析:鳖甲质地坚硬,有腥臭气。养阴清热、潜阳熄风之力较强。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
16.制后可去其毒性,增强行瘀止痛作用,并矫臭矫味的药物是
A.刺猬皮
B.穿山甲
C.鳖甲
D.龟板
E.阿胶
A
解析:降低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以利于用药安全和服用方便。如刺猬皮、水蛭等。
17.醋炙法中,米醋的常用量是
A.20%~30%
B.10%~15%
C.40%~50%
D.5%~7%
E.55%~60%
A
解析:醋炙时,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18.传统习惯破血宜选用
A.当归头
B.当归尾
C.当归身
D.当归炭
E.当归(全当归)
B
解析: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19.宜采用姜炙法炮制的药物是
A.蛤蚧
B.厚朴
C.三七
D.川芎
E.白前
B
解析:厚朴姜炙可消减其刺激性。
20.生竹茹长于清热化痰,姜炙
A.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B.利于配方
C.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D.减少刺激性
E.缓和辛燥之性
A
解析:姜竹茹长于降逆止呕,多用于呕哕、呃逆。
21.乳香醋炙时,药量与醋的比例为
A.100:25
B.100:20
C.100:15
D.100:10
E.100:55
D
解析:每100kg乳香,用米醋10kg.
22.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的药物是
A.补骨脂
B.益智仁
C.续断
D.黄柏
E.知母
E
解析:取净知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变色,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3.制备食盐水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
A.2~3倍
B.4~5倍
C.6~7倍
D.8~9倍
E.10倍
B
解析:加水溶解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水的用量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一般以食盐的4~5倍量为宜。
24.长于滋阴降火,退虚热的药物是
A.生黄柏丝
B.盐黄柏
C.酒黄柏
D.黄柏炭
E.蜜黄柏
B
解析:黄柏生品苦燥,性寒而沉,盐炙可引药入肾,缓和苦燥之性,增强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
25.使用白酒浸渍的药物是
A.续断
B.蟾酥
C.川芎
D.蕲蛇
E.白芍
B
解析:蟾酥生品质硬难碎,并且对操作者有刺激性,故用白酒浸渍,便于制粉,降低毒性,并能减少对操作者的刺激性。
26.药物醋炙醋的最大用量是
A.60kg/100kg
B.50kg/100kg
C.40kg/100kg
D.30kg/100kg
E.20kg/100kg
B
解析:醋炙时,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27大黄酒炙时的辅料用量为
A.10kg/100kg
B.20kg/100kg
C.30kg/100kg
D.40kg/100kg
E.50kg/100kg
A
解析:每100kg大黄片或块,用黄酒10kg.
28.姜炙时,一般每100kg药物用生姜
A.1kg
B.3kg
C.6kg
D.10kg
E.15kg
D
解析:姜炙时,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29.厚朴姜炙的目的是
A.缓和药性
B.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C.制其寒性,增强温里作用
D.增强降逆止呕作用
E.增强祛痰作用
B
解析:经姜汁制后能抑制药物的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常以姜汁制的药物有黄连、半夏、竹茹、厚朴等。
30.蜜炙麻黄的用蜜量为
A.5kg/100kg
B.125kg/100kg
C.25kg/100kg
D.20kg/100kg
E.30kg/100kg
D
解析:每100kg麻黄绒,用炼蜜25kg.
31.石膏煅制的炮制作用是
A.改变药性,产生收敛生肌作用
B.缓和药性,增强止血作用
C.增强收敛止泻作用
D.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E.增强除烦止渴作用
A
解析:石膏生品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煅制后增强了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
32.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
A.荆芥炭
B.地榆炭
C.血余炭
D.蒲黄炭
E.姜炭
C
解析:血余炭扣锅煅法的目的是改变药物性能,产生或增强止斑作用。
33.白矾煅制温度应控制在
A.100℃
B.150℃~160℃
C.180℃~260℃
D.270℃~280℃
E.300℃
C
解析:白矾煅制时50℃开始失重;120℃开始出现大量吸热过程,大约260℃左右脱水基本完成,300℃开始分解,但300℃~600%分解缓慢,至750℃无水硫酸铝钾脱硫过程大量发生,产生硫酸钾、三氧化二铝及三氧化硫,810℃以后持续熔融,成品水溶性差,出现混浊并有沉淀,故煅制温度应控制在180℃~260℃。
34.酒蒸后可减少副作用的药物是
A.肉苁蓉
B.女贞子
C.黄精
D.五味子
E.地黄
C
解析:黄精生品刺激咽喉,蒸后消除其副作用。
35.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法
B.蒸法
C.煮法
D.煅炭法
E.麸炒法
B
解析:蒸法多适用于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如肉苁蓉、山茱萸、人参、天麻、玄参等。
36.远志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水煮
B.甘草水煮
C.酒蒸
D.豆腐煮
E.姜汤煮
B
解析:远志与甘草汁液同煮后能减其燥性,并增强补脾益气、安神益智的作用。
37发芽的温度一般保持在
A.8℃~15℃
B.18℃~25℃
C.28℃~35℃
D.38℃~45℃
E.36℃~37℃
B
解析: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为宜
38麦芽发芽时,浸渍度含水量应控制在
A.22%~25%
B.32%~35%
C.52%~55%
D.42%~45%
E.62%~65%
D
解析: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
39西瓜霜的功效是
A.泻热通便
B.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C.润燥软坚
D.清热解毒
E.下气通便
B
解析:西瓜霜味咸,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多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热疮,牙疳等。
40.下列各项,不宜煨制的药物是
A.葛根
B.木香
C.肉豆蔻
D.诃子
E.枳壳
E
解析:适用于麸炒的药物多为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有腥味的药物,如苍术、枳壳、僵蚕等。
中药鉴定学
A型题
1.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根据药材产地的气候特点
B.依照药材中有效物质的含量
C.根据药用部分的产量
D.药材中有效物质的含量与药用部分的产量结合考虑
E.根据需要,随时可采
D
解析: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的含量的高低、有效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害物质存在情况以及中药的纯净度等。
2.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的中药是
A.何首乌
B.商陆
C.牛膝
D.大黄
E.川牛膝
D
解析:大黄根茎髓部有多个内韧型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每个异型维管束的射线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形成药材断面的“星点”。
3.威灵仙药材中,原植物为棉团铁线莲的气味是
A.气微,味淡
B.气微,味苦
C.气微,味咸
D.气微,味辛辣
E.气微香,味涩
C
解析: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4cm,直径0.5~1cm.根长4~20cm,直径1~2m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断面木部圆形。味咸。
4.地黄的主产地是
A.四川
B.山西
C.河南
D.江苏
E.山东
C
解析:地黄主产于河南省武陟、温县、博爱等县。
5.三七加工时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其商品规格名称分别是
A.剪口、筋条、绒根
B.筋条、剪口、绒根
C.芦头、筋条、绒根
D.芦头、腿、须
E.根头、支根、须
A
解析:三七在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6.何首乌“云锦花纹”的存在部位为
A.木栓层中间
B.皮部
C.韧皮部外侧
D.木质部内侧
E.髓部
B
解析:何首乌皮部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
7.商陆的气味是
A.气微香,味甜
B.气微,味淡,有刺喉感
C.气微,味苦
D.气微,味甘淡,久嚼麻舌
E.微有香气,味微苦涩
D
解析:商陆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8.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维管束的主要类型是
A.有限外韧型
B.周木型
C.辐射型
D.周韧型
E.无限外韧型
C
解析: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9.除哪项外均为葛根性状特征
A.横切面类白色
B.外皮淡棕色
C.外皮光滑
D.断面纤维性强
E.无臭,味微甜
C
解析:葛根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灰棕色,有横长皮孔,皱缩不平,栓皮呈鳞片状剥落。
10.南柴胡与北柴胡气味的主要区别是,南柴胡具有
A.辛辣味
B.微涩
C.微甘
D.具败油气
E.刺喉
D
解析: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11.除哪一项外均为新疆紫草的特征
A.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
B.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
C.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易剥落
D.体轻,质松软
E.断面呈同心环层,中心木质部较大
E
解析:新疆紫草(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12.天麻来源于
A.兰科植物的块茎
B.百合科植物的块茎
C.姜科植物的块茎
D.兰科植物的根
E.百合科植物的根
A
解析: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13.甘草的甜味成分是
A.甘草酸的钾、钙盐
B.甘草次酸
C.甘草次酸甲酯
D.甘草苷
E.异甘草苷
A
解析: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有甘草甜素,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
14.“鹦哥嘴”或“红小辫”是形容哪个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A.党参
B.知母
C.防风
D.银柴胡
E.天麻
E
解析:天麻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一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瓣”,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
15.川木通的表面特征是
A.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多膨大
B.表面灰褐色,有地衣斑
C.表面棕黄色,有多数点状皮孔
D.表面灰黄色,有横向皮孔
E.表面浅灰棕色,光滑,栓皮易鳞片状剥落
A
解析:川木通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膨大,残余皮部易撕裂。
16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放射状,有此特征的药材是
A.川木通
B.大血藤
C.钩藤
D.沉香
E.木香
B
解析:大血藤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形成“车轮纹”,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红棕色的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17.来源于木通科的药材是
A.通草
B.川木通
C.大血藤
D.苏木
E.鸡血藤
C
解析: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
18.药材秦皮来源于
A.萝摩科
B.毛茛科
C.木犀科
D.樟科
E.木兰科
C
解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19.横切面可见落皮层,内侧有木栓组织数个层带,韧皮部有5~7层石细胞环带,并可见胶丝团块的药材是
A.牡丹皮
B.厚朴
C.肉桂
D.杜仲
E.秦皮
D
解析:杜仲横切面:①落皮层残存,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每层为排列整齐、内壁特别增厚且木化的木栓细胞。两层带间为颓废的皮层组织,细胞壁木化。②韧皮部有5~7层石细胞环带,每环有3—5列石细胞并伴有少数纤维。射线2—3列细胞,近栓内层时向一方偏斜。③白色胶丝团随处可见,以韧皮部为多,此胶丝存在于乳汁细胞内。
20肉桂中的企边桂是
A.5~6年生幼树的干皮或老树枝皮自然卷曲而成
B.老年树最下部近地面的于皮加压,干燥
C.加工过程中的碎块
D.10年生以上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压成浅槽状
E.5~6年生干皮,将两边内卷压制成槽状
D
解析:企边桂:为剥取10年生以上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21.呈板片状或浅槽状,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黄色。断面深黄色,纤维性,气微,味苦的药材是
A.黄柏
B.关黄柏
C.厚朴
D.苦楝皮
E.地骨皮
A
解析:黄柏药材: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厚0.1~0.6cm.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较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黄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22.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气孔指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的气孔数目
B.脉岛数是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脉岛数目
C.栅表比等于单位面积上的栅栏细胞数
D.栅表比是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E.栅栏组织通常为一层圆形的细胞
D
解析:栅表比是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目。栅表比是相当恒定的,可作为鉴别依据。
23.药材西红花的药用部分是
A.花
B.花序
C.花蕾
D.花粉
E.柱头
E
解析: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
24.金银花的抗菌成分是
A.木犀草素
B.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
C.肌醇
D.绿原酸、异绿原酸
E.挥发油
D
解析:金银花主要含木犀草素、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等黄酮类成分。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皂苷及挥发油。木犀草苷、绿原酸等是金银花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25.将药材西红花浸入水中
A.水变黄色
B.水变红色
C.水无变化
D.水变金黄色,后变蓝色
E.水变红色,后变绿色
A
解析:取西红花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26.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横切面可见种皮薄,中间有“S”形折曲的黄色子叶2片重叠,气微,味微苦的药材是
A.沙苑子
B.决明子
C.五味子
D.吴茱萸
E.川楝子
B
解析:决明: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子叶2,黄色,呈“S”形折曲并重叠。
27.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糊粉粒中有草酸钙小簇晶的药材是
A.吴茱萸
B.小茴香
C.砂仁
D.五味子
E.槟榔
B
解析:小茴香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糊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28.呈肾形,略扁。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微有香气,味辛、微苦。此药材是
A.沙苑子
B.决明子
C.栀子
D.川楝子
E.补骨脂
E
解析:补骨脂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2~4mm,厚约1.5mm.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1枚,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香,味辛、微苦。
29.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五味子药材的性状特征
A.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
B.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
C.果肉柔软,内含肾形种子1~2粒
D.种皮薄而脆,较易碎,种仁呈钩状
E.果肉味酸而甜,嚼之有麻辣感
E
解析:五味子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30.中果皮横切面内有6个油管的药材是
A.吴茱萸
B.小茴香
C.砂仁
D.五味子
E.槟榔
B
解析:小茴香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多数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共6个。
31.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A.伪麻黄碱
B.麻黄碱
C.甲基麻黄碱
D.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
E.左旋去甲基麻黄碱
B
解析:麻黄碱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升压、兴奋等作用
32.益母草的主成分为
A.生物碱
B.黄酮类
C.皂苷
D.内酯
E.挥发油
A
解析:益母草地上部分主含:①生物碱,如益母草碱。水苏碱、芸香碱等。②多种有机酸,如亚麻酸、苯甲酸、延胡索酸等。
33除哪项外均为薄荷茎横切面特征
A.表皮外被角质层,有腺毛,腺鳞和非腺毛
B.皮层在四棱脊处有厚角细胞
C.内皮层明显
D.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
E.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
E
解析:薄荷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34.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者扁块状
B.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粉末中菌丝团,大多无色
E.草酸钙结晶多呈双锥八面体或正方八面体
C
解析:猪苓药材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
35.没药粉末遇硝酸呈
A.粉红色
B.紫色
C.红棕色
D.黑色
E.污绿色
B
解析:取没药粉末0.1g加乙醚3ml,振摇,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挥尽乙醚,残留的黄色液体滴加硝酸,显褐紫色。
36.海金沙火试时
A.有黄色烟雾,气香浓烈
B.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明亮火焰
C.不燃烧
D.有黑色烟雾
E.冒黑烟并有油状物渗出
B
解析:海金沙易点燃并产生爆鸣声及闪光。
37.药材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
A.通俗环毛蚓
B.威廉环毛蚓
C.参环毛蚓
D.栉盲环毛蚓
E.蚯蚓
C
解析: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
38.“连珠斑”是指
A.乌梢蛇的背部有黑色斑纹
B.蕲蛇的背部有黑色斑纹
C.金钱白花蛇腹部有黑色斑纹
D.乌梢蛇的腹部有类圆形黑斑
E.蕲蛇的腹部有类圆形黑斑
E
解析:蕲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
39.药材土鳖虫的来源为
A.蜚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B.芫青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C.芫青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雄虫干燥体
D.鳖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E.蜚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雄虫干燥体
A
解析: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及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40.牛黄中蛋黄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长在胆囊中的结石,呈卵形、类球形
B.表面黄红色,有的有“乌金衣”
C.体轻,质地酥脆,断面金黄色,有整齐的同心层纹
D.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清凉感
E.质硬,敲碎后可见同心层纹
E
解析:蛋黄: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4.5cm,重量多在25g以下。表面红黄色或橡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其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松脆,易分层剥离,断面黄色,有排列紧密的同心层纹,色深浅相间,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回甜,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能将舌及唾液染成黄色。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41.羚羊角药材的原动物是
A.鹅喉羚羊
B.长尾黄羊
C.藏羚羊
D.赛加羚羊
E.黄羊
D
解析: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
42.雄黄燃烧时的现象是
A.燃之熔成黄绿色液体,并生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B.燃之熔成黄棕色液体,并冒黑烟,有强烈蒜臭气
C.燃之熔成红紫色液体,并生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D.燃之冒黑烟,有油珠出现,并有强烈蒜臭气
E.燃之冒黑烟,并有刺激性气味
C
解析:雄黄微有特异臭气,味淡,燃之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并生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B型题
A.去皮壳
B.去毛
C.去心
D.去核
E.去瓤
1.枳壳净制应
E
解析:有些果实类药物,须去瓤用于临床,如枳壳、青皮等。
2.乌梅净制应
D
解析:有些果实类药物,常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分,有的果核与果肉作用不同,故须分别入药,如乌梅、北山楂、山茱萸、诃子等。
A.淋法
B.淘洗法
C.泡法
D.漂法
E.润法
3.具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D
解析:漂法即用多量水将药材多次漂洗的方法。操作时,将药材放入大量的清水中,每日换水2~3次。漂去有毒成分、盐分及腥臭异味。
4毒性药材常采用的水处理方法是
D
解析:漂法即用多量水将药材多次漂洗的方法。操作时,将药材放入大量的清水中,每日换水2~3次。漂去有毒成分、盐分及腥臭异味。
A.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
B.缓和药性
C.降低毒性
D.消除副作用
E.矫臭矫味
5.骨碎补沙炒可
A
解析:骨碎补沙炒便于去毛。
6苍耳子炒黄可
C
解析:苍耳子生品有毒,消风止痒力强,炒后可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A.缓和寒滑之性
B.降低毒性
C.增强消食健脾作用
D.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矫臭矫味
7.党参米炒的目的是
D
解析:党参生用擅长益气生津。米炒党参气变清香,能增强和胃、健脾止泻作用。
8.脐带沙炒的目的是
E
解析:脐带沙炒的目的是矫臭矫味。
A.煨制法
B.水
E.法
C.提净法
D.干馏法
E.明煅法
9.肉豆蔻的炮制方法是
A
解析:肉豆蔻煨制后可除去药物中部分油质及刺激性成分,从而免于滑肠,减小刺激性,增强固肠止泻的功能。
10.朱砂的炮制方法是
B
解析:朱砂水飞法为去除杂质,洁净药物。
中药鉴定学
B型题
A.秋冬季节
B.春末夏初
C.全年
D.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E.果实成熟时
1.皮类药材采收的一般时间是
B
解析: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
2.矿物类药材采收的一般时间是
C
解析:矿物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大多结合开矿采掘。
A.泽泻
B.紫菀
C.三棱
D.香附
E.苍术
3.根茎簇生多数细根,编成辫状,气微香,味甜、微苦的药材是
B
解析:紫菀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3~15cm,直径0.1~0.3cm,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4.来源于莎草科,呈纺锤形,气芳香,味微苦的药材是
D
解析: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毛香附”在节上常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光香附”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直接晒干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可见点状散在的维管束。气香,味微苦。
A.鸡血藤
B.沉香
C.降香
D.大血藤
E.钩藤
5.挥发油中含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有镇静作用,来源于瑞香科的药材是
B
解析: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含挥发油及树脂。挥发油中含沉香螺萜醇、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等。沉香螺萜醇、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具有镇静作用。
6.含鞣质及多种黄酮类成分,来源于豆科的药材是
A
解析: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含①多种异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②拟雌内酯类。③三萜类。④甾醇类。⑤鞣质等成分。
A.叶肉组织中有间隙腺毛,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
B.表皮密布丁字毛及腺毛,气孔不定式
C.含钟乳体,气孔直轴式
D.含类圆形硅质块、草酸钙针晶及树脂道
E.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叶肉中有分泌道
7.广藿香显微特征是
A
解析:广藿香叶片粉末淡棕色。①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②非腺毛1~6细胞,平直或先端弯曲,长约至590μm,壁具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③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37~70μm;柄单细胞,极短:④间隙腺毛存在于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直径13~50μm,长约至113μm;柄短,单细胞。⑤小腺毛头部2个细胞;柄1~3个细胞,甚短。⑥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叶肉细胞中,长约至27μm.
8.穿心莲显微特征是
C
解析:穿心莲叶表面观:①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直径约至36μm,长约至180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下表皮气孔密布,直轴式,副卫细胞太小悬殊,也有不定式。②腺鳞头部扁球形,4、6(8)细胞,直径至40μm;柄极短。③非腺毛1~4细胞,长约至160μm,基部直径约至40μm,表面有角质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