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谟(1486年-1570年),字廷采,号月朋子,今安徽祁门县二都(西乡石墅)人,有文献记载称其曾任明朝御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陈嘉谟年少时天性聪颖,攻读儒学,且博学多才,在诗、词、赋和书法等方面均有建树,后因体弱多病,遂钻研医药学知识,并终以医药造谐深厚且颇有建树而著称于世。
陈嘉谟由儒入医,尤其喜好金元四大家的医学著作及其学术思想,受李杲和朱丹溪思想的影响最大。其毕生精研医学,以医鸣世,虽几度乔迁,总为从游者甚众。其善于通过临证实践,悉心进行经验总结,他认为《大观本草》“意重寡要”,明代著名医家王纶的《本草集要》“词简不赅”,而明代嘉靖年间四大名医之一、新安祁门人汪机的《本草会编》对本草的记述虽力求详细,但“杂采诸家而迄无的取之论,均未足以语完书也”。因此,他对前人之本草著述进行整理,结合自己心得和经验加以补充,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开始撰写,历经了七年时间并且五易其稿,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在其八十岁高龄时撰写成书,名《本草蒙筌》。《本草蒙筌》是陈嘉谟用来教授弟子的本草讲稿,意为童蒙作也。筌者,取鱼具也,渔人得鱼由于筌。正如他在“自序”中写道:“予少业举子,寻以体弱多病,遂留意轩岐之术于凡三代以下诸名家,有裨卫生者,罔不遍阅精择之”,陈嘉谟特别重视本草学,说“不读《本草》,无以发《素》、《难》治病之玄机,是故《本草》也者,方药之根柢,医学之指南也”。
《本草蒙筌》共十二卷,又名《撮要便览本草蒙筌》,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著作之一。全书叙述了药性总论,收载了药物742味,系统地记述了各类药材的产地、收采、储藏、鉴别、炮制、性味、配伍、服法等。并按草(上、中、下)、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十部分类,附有其本人之按语,其中447种药材还绘有药图。具有消食功能的鸡内金、行气止痛的青木香、止血散热的血余炭等特效药,均首见于该书,至今仍为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陈嘉谟还十分强调了药物产地与药效的密切关系,说“地胜药灵”,推崇蕲州艾、绵黄芪、上党参、交趾桂、齐州半夏、华阴细辛、宁夏柴胡、甘肃枸杞、新安的白术、怀庆的山药与地黄等“道地药材”。他还认为虽为同一种药,但颜色、产地等不同,疗效也就存在差异,例如:术分苍白,白者能补,有敛汗之效,苍者有发汗之能;当归有马尾当归与蚕头当归之分;芍药有赤白二种,赤芍能泻能散,白芍药能补能收;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该书内容不少是采用韵语对仗写成,不仅便于弟子及后学者记诵,而且对于后学临证用药提出了严谨的科学理论与用药方法。
《本草蒙筌》还对后代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书中明确论述了对加入辅料炮制药物所起的作用,在介绍了历代名家经验的同时,遵古而不泥,提出了自己的独创与见解。更为可贵的是陈嘉谟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了中药的炮制原则及“火候”是中药炮制领域中核心的基础理论之一,首倡“紧火”的运用。他认为中药炮制是否得法,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故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些都是中药炮制方法分类的开始。
《本草蒙筌》由歙人许国作序,王肯堂校刊,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及万历元年(1573年)相继刊行,首刊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0年问世早了整整25年,其一些宝贵经验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名医缪希雍(江苏常熟人)的《炮炙大法》全文辑入,不仅对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与促进,而且有几个不同的版本藏书于日本的杏雨书屋,对国外医药学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5年,曹炳章先生重校并将其编入《中国医学大成》。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图书馆、上海中华医学会等均藏有明代不同时期的《本草蒙筌》刻本。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开头所列出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书目中,陈嘉谟的《本草蒙筌》赫然在目。并且评价《本草蒙筌》“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赞赏该书“间附陈氏己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陈嘉谟也因此书被称为古代新安著名的药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