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2月31日 14:00-18:00
详情时间待定
详情掌握:1、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2、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型别 |
参与成分 |
简要发生机制 |
常见疾病举例 |
I型 |
IgE (IgG4) |
IgE以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其Fab段与变应原特异性结合。使上述细胞活化,释放和产生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以功能紊乱为主。 |
|
II型 |
IgG、IgM、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等 |
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通过激活补体、发挥调理作用破坏靶细胞 |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免疫性血细胞减少、抗膜性肾小球肾炎 |
II型的特殊型 (细胞刺激型) |
IgG |
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刺激靶细胞的功能.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III型 |
IgG、IgM和IgA与相应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补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 |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基底膜,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导致组织损伤 |
血清病、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 |
IV型 |
T细胞、巨噬细胞 |
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抗原所导致的细胞免疫效应,表现为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 |
传染性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 |
分 类:
Ⅰ 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抗体介导);
Ⅱ 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 (抗体介导) ;
Ⅲ 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抗体介导);
Ⅳ 型超敏反应-迟发型 (细胞介导)。
一、I型超敏反应: 相同抗原入侵后,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发生交联,导致脱颗粒和活性介质的释放,数分钟内出现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等反应。
特 点:
①由IgE抗体介导,无补体参与;
②反应发生快、消退快,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
③具有明显的遗传背景和个体差异。
二、II型超敏反应: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作用下,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2、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同种异型抗原引起: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
2.由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引起: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3.由自身抗原引起:肺肾综合征、肾小球肾炎;
4.由自身受体抗体引起:毒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
三、III型超敏反应:是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四、IV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通常在接触相同抗原后24-72h出现。
五、超敏反应的特点:
1.I、Ⅱ和Ⅲ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
2.补体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Ⅲ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5.有时同一疾病也可由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引起。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亦称变态反应(allergy),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2、临床常见的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①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②接触性皮炎;
③移植排斥反应;
④脏器特异性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