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便于各位同学复习备考!
严重创伤后,在几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肾脏功能急剧的进行性减退,表现为氮质血症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发生少尿或无尿并伴有尿毒症时,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病因】
可分肾前性、肾源性、肾后性和肾性ARF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肾前性ARF:低血压,低血容量和肾灌注减少是常见原因,如各种休克。
2.肾源性ARF:常见于肾脏血管和肾脏本身疾患,如肾血管损害,肾肿瘤等。
3.肾后性ARF:多为尿路梗阻所致。
4.肾性ARF:常见于肾中毒和肾缺血。
【诊断】
1.病史:广泛组织损伤,严重挤压伤,各种损伤引起的创伤性休克等。
2.临床表现:
(1)少尿或无尿期:24小时尿量不足400ml为少尿,在50ml以下即为无尿。此期一般8~14天,平均为11天。
临床上常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①水中毒:由于水潴留导致多组织器官水肿,如肺水肿、脑水肿,最终导致死亡。②高钾血症、高血磷和低血钠,以及低氯和低血钙。③氮质血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④酸中毒:由于酸性物质在体内积聚,主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⑤贫血及出血倾向。⑥感染:以呼吸道、泌尿系和伤口感染最多见。
(2)多尿期:表现为:①多尿:病后2周左右开始多尿,此期开始的标志是每天尿量超过400ml.有三种增加方式:第一种为突然增加,一日尿量超过1500ml;第二种为逐渐增加,平均每天增加200~300ml;第三种是缓慢增加,每天尿量达到500ml的时候停滞不前,如尿量不再增加,提示预后不良。②电解质紊乱:表现为缺钠性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3)恢复期:病后2~3个月进入恢复期,部分肾脏破坏严重患者,仍可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
3.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①常规检查: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②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③尿中尿素含量下降,尿尿素、血尿素的正常比值为20:1;ARF时比值变小,若比值为5:1时可确诊为ARF.
(2)血生化及电解质检查:
1)非蛋白氮:临床可依尿素氮升高值确定为轻、中、重三型,其标准为每天尿素氮升高值分别10.8mmol/L(30mg/d1)。
2)血中电解质:血钾常≥6mmol/L,血钠在正常范围或略低,血镁增高1倍以上,血钙降低,磷酸盐比正常高2~3倍。
(3)肾衰指数(RFL):RFI一[尿钠(mmol/L)×血肌酐(μmol/L)]/尿肌酐(μmol/24h),RFI正常值≤1,肾前性>1,肾性及肾后性≥2.
【治疗】
1.少尿或无尿期的治疗:
(1)控制入水量:原则是“量出为人,宁少勿多”。每日补液量一显性失水+非显性失水一内生水。
(2)纠正电解质失衡:高血钾用钠和钙对抗。一般低钠不必急于纠正,当钠低于120mmol/L出现脑水肿症状时可补钠。缺钙发生抽搐时可补给10%葡萄糖酸钙。
(3)纠正酸中毒:可给予碱性药物,常用的有碳酸氢钠、乳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THAM不含钠,适用于少尿期且限制钠盐者。
(4)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5)营养:采用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6)透析疗法: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透析指征为:①血尿素氮高于35.7mmol/L(100mg/d1)、血肌酐高于707μmol/L(8mg/d1)。②血钾高于6.5mmol/L.③出现水中毒现象,经一般措施不能改善。
2.多尿期的治疗:包括补给水和电解质、防治感染、加强营养和纠正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