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2月24日 19:00-21:00
详情12月31日 14:00-18:00
详情肿瘤难治,原因在于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也很大,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病人最后都是无法耐受化疗药物的毒性,而 丧失治愈的机会。如果能够将毒性很大的化疗药物靶向送入到肿瘤细胞,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那么很多肿瘤患者将得以治愈,从而彻底改 变肿瘤的绝症局面。
7月12日,国际化学类刊物《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刊登了浙江大学药学院陈枢青课题组在抗肿瘤新药设计上的重要研究成果,该论文全部研究工作均由浙大师生在国内完成,标志着该课题组的 研究水平进入了国际前沿。另一篇抗肿瘤新药设计的论文也于8月1日在国际重要刊物《新药研究》(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在线发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XDC概念的提出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俗称“生物导弹”,是利用抗体独特的靶向性质和细胞毒极强的药物偶联设计的一种抗肿瘤新药,能够精准地将药物富集在肿瘤组织,从而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2013年2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了罗氏制药公司的T-DM1上市,使ADC的研究成为抗肿瘤药物领域的热点。但是,抗体药物分子量很大,很多实体瘤不容易到达,制备困难,成本昂贵。因此,寻找合适的靶向载体仍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陈枢青教授课题组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致力于新型ADC的设计研究,最先提出“X”DC的概念,其中“X”代表所有可以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包括抗体和其他类型的分子。他们创新性地利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被肿瘤细胞快速内吞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颖的TRAIL-MMAE偶联物(原理见示意图1),研究显示该偶联物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论文近日发表在材料类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IF=14.8)上。该论文从设计、合成、机理、体外活性评价和靶向实验等方面对TRAIL-MMAE偶联物进行了全面描述,表明该新型配体-药物偶联物可作为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前景,从而拓宽了ADC药物“弹头”的选择范围,诠释了“X”DC概念的正确性。尤其所选择的TRAIL不仅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还具有分子量小,易于透过血管,内吞性能好,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为其进一步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也为ADC理论的扩展做出了贡献。
在该研究组的另一项研究中,他们利用抗CD20抗体偶联小分子毒素(原理见示意图2),也取得了惊人的特异性抗肿瘤效果。不仅可以发现毒素分子全部定位在肿瘤组织,还可以检测到植入动物的肿瘤全部消失,这样的抗肿瘤效果在通常药物试验中极为罕见。这种药物一旦批准上市,可以在不损害患者正常细胞的同时,大量杀灭肿瘤细胞,为肿瘤治疗带来光明的前景。
这些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发明专利3项,进一步开发可望进入临床试验。
陈枢青教授介绍生物探索采访
问:X可看成抗肿瘤药物的弹头,据您所知有多少种其它分子(作为X)治疗肿瘤?
陈枢青教授:国际上目前正在研究的都是用抗体作为导向分子,因此叫ADC.我们认为不仅是抗体,其他具有特异定向作用的分子也可以用作小分子毒素的载体,如受体的特异性配体等,只要它们具有定向性和内吞性两个功能。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我们选择了TRAIL,并对其定向性和内吞性进行了研究,确定其具有这些特性之后,才进行了我们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的研究工作,目的是扩大小分子毒素载体的可选择范围,以促进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满足临床对高效低毒抗肿瘤新药的需求。由于这类靶向性药物也称之为ADC,就有些名不副实,因此,我们提出了“X”DC的概念,翻译成中文最合适是靶向毒素偶联物。
问:靶向毒素偶联物走向临床需要在哪些方面优化,才能取得像抗体偶联药物一样的研究地位?
陈枢青教授: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只要有一个这类药物率先上临床,就会有大量研究者发现其潜力所在,蜂拥而上。
问:靶向毒素偶联物相比于抗体偶联药物具有哪些优势或缺点?
陈枢青教授: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些靶向毒素偶联物的分子量比抗体偶联药物小,易于到达肿瘤部位,易于被内吞进入肿瘤细胞,尤其是针对实体瘤,估计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另一个优势就是比抗体易于生产,可降低成本,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我估计缺点也是因为其较小的分子量,可导致体内半衰期较短,这个问题需要在临床试验时,根据毒性和疗效的情况选择给药频率。
问:这项技术为肿瘤治疗带来非常光明的前景,我们非常关切地想知道,这项技术研制的药物何时能应用于临床?老百姓什么时候能享受到这一好处?
陈枢青教授:为了保证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做大量的规范性试验。常规情况下临床前研究至少需要2-3年,临床研究需要3-5年,遇到特殊情况时间会更长。
问:根据Citeline数据,目前世界范围内的ADC药约有145种,其中30种正处于积极开发状态。从疾病的角度来看,面向乳腺癌的ADC药的临床试验数目最多,其次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及头颈癌,那您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哪些癌症?能够杀伤哪种类型的肿瘤细胞?
陈枢青教授: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来分类肿瘤,目前来看已经过时了,我觉得根据肿瘤标志物来分类更科学,更适合医生选择药物。靶向毒素偶联物和抗体偶联药物一样,要针对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来选择治疗的肿瘤。
12月24日 19:00-21:00
详情12月31日 14:00-18:00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