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方法
1.病人的选择:为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及我院牙周病门诊病人,选择无系统性疾病及牙周炎的龈炎患者100例,其中男39人,女61人,平均年龄为36岁(20~50岁),随机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职业、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每组各50例。
2.临床观察各项指标:①菌斑控制记录:按O′Leary的菌斑控制记录卡〔1〕计算菌斑数。②牙龈指数:按DrL“oe”1967年提出的标准〔2〕将龈炎分为4级。
3.微生物学检查:取龈炎患者龈下的菌斑及少许分泌物,混均在事先备好的2%刚果红溶液玻片中均匀推片,待玻片干燥后,用盐酸熏蒸至染色变蓝,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球菌、杆菌、螺旋体微生物比例,即计数200个微生物,分入上述细菌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实验方法和统计学处理:将实验和对照组病人,在洁冶前作各项临床指标和微生物学检查,并加以记录,以此作为基线数值,然后再进行全口正规的洁治术,术后抛光牙面。检查菌斑指数为0.对实验组病人传授口腔卫生知识,让患者知道菌斑和细菌是龈炎的主要病因,控制菌斑是其防治的最有效方法。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3〕及牙线、牙签的使用,而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口头交代,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认真刷牙等。
于实验开始后1周、1月、3月复诊,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数和微生物学组成的变化。对各组间及每一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各项指标均数间的差异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
1.菌斑的变化(表1)
组别 | 例数 n |
0 (x±s) |
1周 (x±s) |
1月 (x±s) |
3月 (x±s) |
P值 |
实验组 | 50 | 87±5 | 17±8 | 22±6 | 32±4 | <0.001 |
对照组 | 50 | 85±5 | 25±8 | 43±9 | 63±7 | <0.001 |
P值 | >0.05 | <0.05 | <0.001 | <0.001 |
洁治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从表1可见,术前实验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的菌斑百分率无差异(P>0.05)。经过专业性洁治后,两组病人菌斑百分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至术后3个月,
表1菌斑百分率的变化情况
*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菌斑百分率比较P<0.05.
对照组与术前相比较,菌斑百分率仍有差异(P<0.05),而实验组菌斑百分率回升较对照组缓慢,两组相比较,在术后1周时两组间有差异(P<0.05),但至1月和3月时,两组间的差异更为明显(P<0.001)。
两组洁治术后菌斑百分率降至为0,后又逐渐回升,其对照组菌斑百分率回升较实验组明显。
2.牙龈指数的变化(表2)
组别 | 例数 n |
0 (x±s) |
1周 (x±s) |
1月 (x±s) |
3月 (x±s) |
P值 |
实验组 | 50 | 1.92±0.36 | 0.35±0.11 | 0.37±0.13 | 0.39±0.1 | <0.001 |
对照组 | 50 | 1.85±0.4 | 0.37±0.16 | 0.5±0.17 | 0.68±0.16 | <0.001 |
P值 | >0.05 | >0.05 | <0.001 | <0.001 |
从表2可见,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牙龈指数无差异(P>0.05),经过专业性洁治术后1周,两组病人牙龈指数均有显著下降,且两组间无差异(P>0.05),至术后的1月和3月时,实验组牙龈指数略有回升,但与术后1周相比牙龈指数无差异,与术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01),而对照组于术后1月、3月牙龈指数较实验组回升明显,两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01)。由图2可见,两组洁治术后,1周牙龈指数明显下降,后又逐渐回升,其对照组菌斑百分率回升较实验组明显。
表2牙龈指数变化情况
3.两组病人龈下菌斑微生物学组成变化(表3)
由表3可见,经过专业性洁治术后,两组病人龈下微生物组成均有明显变化,其动态规律基本相似,即在治疗后1周,球菌百分率上升,而杆菌及螺旋体百分率下降,至1月、3月后即出现反跃的现象,球菌百分比逐渐下降,杆菌及螺旋体百分比逐渐回升。从表3中可见实验组的反跃现象较对照组缓慢。
表3两组微生物学组成变化的比较(x±s)
时间 | 组 别 | 细 菌 | 螺旋体 | |
球菌% | 杆菌% | |||
0 1周 1月 3月 |
实验组 对照组 P 实验组 对照组 P 实验组 对照组 P 实验组 对照组 P |
36.01±7.42 38.14±6.17 >0.05 82.31±6.34 80.90±9.28 >0.05 80.16±5.92 77.03±5.71 >0.05 74.29±7.81 64.69±8.30 <0.05 |
50.12±4.01 49.11±3.91 >0.05 16.02±7.10 17.44±6.24 >0.05 18.04±7.51 21.50±7.12 >0.05 21.74±6.10 30.35±2.10 <0.05 |
13.05±5.67 12.28±7.27 >0.05 0.67±1.15 0.71±1.47 >0.05 0.87±1.67 1.10±3.53 >0.05 3.08±1.83 3.92±9.40 >0.05 |
讨论
1.洁治术前后,临床各项指数及微生物学组成的变化:
实验表明,无论是实验组或是对照组,经过专业性洁治术后1周,各项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病人临床各项指数均有逐渐回升,但实验组回升的不及对照组快,至术后1月、3月的观察,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数已出现差异(P<0.001)。通过观察龈下菌斑微生物学组成变化,发现未经治疗的龈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组成中,杆菌的百分率高于球菌,而在洁治术后的1周,球菌的百分率则明显高于杆菌、螺旋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术后3月,球菌百分率较术后1周略有降低,而杆菌、螺旋体趋于上升,且两组间的变化程度不一,在实验组中球菌百分率下降,而杆菌及螺旋体百分率回升,均明显慢于对照组。
2.有效的控制菌斑对龈炎的发生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菌斑是导致龈炎、牙周炎的主要病因。目前已肯定,用机械的方法来控制菌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两组病人术后1周,菌斑虽较有效地被控制,但术后让病人掌握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更为重要。在口腔临床工作中,许多医务人员把注意力放在专业性的洁治中,忽略了术后对患者传授口腔卫生知识及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菌斑控制方法,因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通过两组的临床实验疗效观察体会到,在实验组中,掌握较为有效的菌斑控制方法,如正确掌握沟内刷牙方法及合理应用牙签、牙线等,该组患者在菌斑被有效控制后的1月、3月与对照组相比较,临床各项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01)。由此可见,有效的控制菌斑,对在维持龈炎的治疗效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