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蜱虫相关报道

2012-11-16 19:28 医学教育网
|

被贴错的“河南标签”

在9月10日卫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称,今年5月份,卫生部在河南、湖北已监测到这种疾病。而在此之前的几年中,安徽、河南、湖北、山东等省的局部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了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其中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功能损伤而造成死亡。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蜱虫叮咬可能是传播这类疾病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日,卫生部专家组抵达商城,开展调查、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据记载,粒细胞无形体病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被发现,此后全球多个地区均有报告。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报告病例约600至800例。来自欧美的报道显示,该病的死亡率为1%。

在国内,自2006年10月在安徽发现了首例病例后,该病就已经纳入卫生、疾控部门的监控范围。早在2008年11月,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就组织过“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应对技术研讨会”。会后,在安徽首次被证实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案例,也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会议认为,无形体病的发现、确认及相关研究成果,显示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传染病病原学研究能力的显著提高。

但与国外病例相比,中国农村的患者因经济条件差而就医率低,农民有类似“发热感冒”的症状时,一般不去看病、检查,这样,就往往会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此外,多数患者年老体衰,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这种情况,也使该病在中国农村造成的危害较国外大。

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乡村医生使用激素类药物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然而,激素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力,会使病情加重。

随着病例的增多,针对该病的防控体系不断升级。今年5月24日,国家卫生、疾控部门在湖北召开会议,将此类病征统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于6月1日在湖北随州和河南信阳设立监测点。李德新称,把这个疾病暂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为了进一步努力确定造成该病的病原体到底是什么。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