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病因与外感六淫有关《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民病呕逆”“少阴司天之政——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②病因与饮食停滞有关《素问·脉解》:“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③呕吐与脾有关《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瞋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④呕吐可由肝胆之气犯胃而成《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①方剂 吴茱萸汤、半夏干姜散、大黄干草汤、大半夏、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
②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金匮要略·黄疸病》:“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共载方27首,绝大多数为呕吐而设。并记载了灸法止呕。“吐逆呕不得食,灸心输百壮。”、“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呕吐可由“寒热饮食血气”等不同原因引起。严用和《重订严氏寄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呕吐论治》:“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忧思伤感,宿寒在胃,中脘伏痰,胃受邪热,瘀血停蓄,亦能令人呕吐。”
刘完素 胃热、火性炎上、凉膈散
张洁古 针对三焦辨治
以寒热虚实评呕吐《景岳全书·呕吐》:“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所谓邪者,或暴伤寒凉,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吐,此皆呕之实邪也。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呕吐者,此既无邪,必胃虚也。”又曰:“呕家虽有火证详列后条,然凡呕吐者,多以寒邪犯胃,此胃寒者十居八九,内热者十止一二,而外感之呕,则尤多寒邪,不宜妄用寒凉等药。”
《医学心悟·呕吐哕》提出命门火衰致呕,用八味丸,灌肠通腑法,温补肾阳法治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