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故乡到底在哪儿?”美国植物学家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对300多个野生和种植的马铃薯样品进行研究和分析,于2005年公布了研究成果:世界上所有的马铃薯品种都可追溯到秘鲁南部的一种野生品种。因此可以说,秘鲁是马铃薯的故乡。大约7000多年前,秘鲁南部的当地人率先改良野生马铃薯品种,使其成为最早的种植马铃薯。此后人们将种植的马铃薯和野生的杂交,培育出许多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种植,更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的“当家”农作物。在现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重要性凸现,马铃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铃薯还可制作生物燃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国于2007年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此项活动,将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008国际马铃薯年的庆祝活动将提供一个机会,使决策人员、捐赠者和广大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在校儿童提高对马铃薯和农业在解决诸如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贫困和对环境威胁等全球焦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确保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马铃薯将是应对这些挑战所做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铃薯在安第斯地区作为食物消费已有大约8000年的历史。在西班牙人于十六世纪将其带到欧洲后,它在全球迅速传播:如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估计为19.5万平方公里,从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印度的亚热带低地,到爪哇的赤道高地和乌克兰的大草原。就纯粹的收获量来讲,廉价的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2006年的产量超过3.15亿吨。
马铃薯应当成为旨在为穷人和饥饿者提供富有营养食物战略的一个重要成分。它非常适合那些土地有限而劳动力充裕的地方,而这种条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与其他主要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土地更少、气候更恶劣的条件下更快地生产出更多富有营养的食物- 这种植物的人类可食用部分高达85%,相比之下谷类作物为大约50%。
马铃薯富含碳水化合物,使其成为良好的热能来源。在块根块茎类作物中,它的蛋白含量最高(湿重条件下的含量约为2.1%),蛋白质量较高,氨基酸模式与人类的需求非常匹配。它还富含维生素C –一个中等大小的马铃薯含有建议日摄入量的大约一半,而且含有钾的建议日摄入量的五分之一。
世界马铃薯的产量在过去的十年间一直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超过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许多其他粮食商品产量的增长。尽管欧洲的马铃薯消费量下降,但它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已经增加,从1961-1963年的人均不足10公斤增加到2002-2003年的人均21公斤。虽然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消费量依然比欧洲(93公斤/年)低很多,但是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它在未来将有强劲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