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绿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罗汉草和狐尾
俗名:毛毛,毛毛狗
学名:Setariaviridis (L.) Beauv.
形似狗尾,夏季开花,为田间,林间常见的杂草。
科属:禾本科狗尾草属
主治:除热,去湿,消肿。
治痈肿,疮癣,赤眼。
①《纲目》:治疣目,贯发,穿之即干灭也。
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转目险,以一、二茎蘸水戛去恶血。
②《纲目拾遗》:治疔痈癣。
面上生癣,取草效茎揉软,不时搓之。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治目疾。
又用治麻(疣)子。
④《陆川本草》:去湿,消肿。
治黄水疮。
⑤《重庆草药》:治目疾流泪起雾。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味甘)。
【选方】①治远年眼目不明:狗尾草研末,蒸羊肝服。
(《分类草药性》) ②治羊毛癍(一名羊毛痧):以狗尾草煎汤内服,外用银针挑破红瘰,用麻线挤出瘰中白丝如羊毛状者,否则胀死。
(《周益生家宝方》)
拉丁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
规律:
种子繁殖。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种子出土适宜深度为2~5cm,土壤深层未发芽的种子可存活10年以上。中国北方4~5月出苗,以后随浇水或降雨还会出现出苗高峰;6~9月为花果期。一株可结数千至上万粒种子。种子借风、灌溉浇水及收获物进行传播。种子经越冬休眠后萌发。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生于农田、路边、荒地。种子亦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与归经】淡,平【功能与主治】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用于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用法与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特征描述:
狗尾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秆疏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上升。叶片条状披针形;叶鞘松弛,光滑,鞘口有毛;叶舌毛状。圆锥花序呈圆柱状,直立或稍弯垂,刚毛绿色或变紫色;小穗椭圆形,长2~2.5mm,2至数枚簇生,成熟后与刚毛分离而脱落;第一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第二颖与小穗近等长;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内稃狭窄。谷粒长圆形,顶端钝,具细点状皱纹。颖果椭圆形,腹面略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