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做皇帝前,被劲敌陈友谅打败,躲进苏庄一带的深山,垦荒种田、休养生息。因农垦丰收,士兵挑稻草垛狂舞,后稻草垛演变为草龙。
今年农历八月十四日夜,苏庄镇富户村,那高低起伏古老的村街一侧,躺着一条新扎成的草龙,严格地说,富户的草龙,除龙头和龙尾,它的身子——约三十多米,是一条粗大的草绳。
富户草龙的精彩部分,是它出巡的“仪仗队”:有构成鱼、虾、蚌图像的扎把,甚至还有孙悟空、观音菩萨、宝扇等相随的“鸾驾”。
这晚,富户村呈现一派喜庆与节日的欢乐:那些被挑选的精壮好汉们,一个个伫立在长长的草龙旁,等待一声号令,将龙一齐高擎起来;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以自己的经验,早早搬个凳,守在最佳观赏窗口;本来就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更是将与生俱来的撒野技能发挥到顶点:一会儿,在窄窄的村街翻滚着追打;一会儿,又在香火闪烁、烟雾迷蒙的祠堂里压成一团,或在忙于圣事的大人们的裤裆下钻进钻出。
直到身入其境,笔者才发现,草龙与它的仪仗(鸾驾)队的全部风采,是由香火光的美妙组合来体现的。在一切就绪、数声火铳响过,早有准备的人们一拥而上,人人手中举一块松油火把,去点燃插在龙头、龙身及全部仪仗(鸾驾)上的香火。
约数分钟,全部的插香燃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关灯!”刹间,祠堂内的所有电灯与火把全部熄灭。又数声火铳与鞭炮响过,人们一声大吼,“龙”被高擎起来。
夜幕隐去了一切,而四周闪烁的香火构成的龙及所有的仙班水族,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全都生气勃发地活动起来。此刻,龙按着忽忽缓缓的锣鼓点,就地滚动翻腾,或绕柱旋舞。数株“桂花树”上悬挂的无数香火不停地旋动,疑是天宇万颗星辰飘忽而来。人被浓烈的香气和驱不散的烟雾包裹着,又被由一支古老的乐曲引导着的仙班水族忽前忽后地拥簇着,人便有一种欲迷欲醉、欲飘欲仙之幻觉。
也许这一民间奇观产生的心灵感应,满头银丝的老民间文艺家、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姜彬先生,及上海采风杂志编辑郑先生,驱车专程从上海赶来苏庄看草龙。
舞龙的套式繁多,有“龙打串”、“龙头咬尾”、“九曲弯身”、“大团圆”等等。
提到当年舞龙情景,他顿时神采飞扬。他讲当年怎么拿出绝技,装扮草龙与外村比赛。人家出三条龙,他们便上四条。那时扎草龙,都是各家凑份子,每家自带篾条和草绳来祠堂扎。人多手快,也跟比赛一样。过去每年农历八月十三开始舞草龙,舞到十六,共舞四天。每日在村里,稻田舞过后,将草龙抛入河溪,让水冲走,意为送龙归海,再重新扎。过去,村人把扎草龙看做是件圣事,是份荣耀,根本不用去催,不用叫。一条大草龙,半天就能扎好。
华夏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对龙的崇拜。舞草龙,既是庆丰收,集体参与的娱乐活动,又是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家平安,对神灵的一次虔诚祭奠。而暗夜中,草龙依凭闪烁的香火所展示的神奇风采与魅力,使初来乍到的观赏者,无不发出惊叹:“啊,绝了!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