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害有: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penetrans、白纹羽病Rosellinia necatrix、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此外,还有炭疽病、角斑病、褐斑病、苎麻疫霉病、苎麻茎腐病。
虫害有:夜蛾Cocytodes coerulea、赤蛱蝶Pyrameis indica、黄蛱蝶Pareba uesta、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为害苎麻的金龟子,主要有铜绿多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此外,还有丑蛱蝶、银纹夜蛾、卷叶虫等。
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以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为宜。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华南麻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黄河流域麻区(包括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一般每年收获3次,生长周期约为50-90天,这随气候条件不同而异。苎麻为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则多为雄花。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全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株生长受到抑制张 细胞木质化,降低张 品质和产量。
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中国古民就利用苎麻通过手工纺纱织布,而用棉花纺纱织布则从汉代开始,使用苎麻纤维纺纱织布仅比古埃及用亚麻手工织布晚大约一千年左右。其他麻类除大麻在四千多年以前已有栽培之外,黄麻则在宋代才开始利用,红麻、青麻和龙舌兰麻等应用并未象苎麻、亚麻如此广泛。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为宜。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华南麻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黄河流域麻区(包括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一般每年收获3次,生长周期约为50-90天,这随气候条件不同而异。苎麻为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则多为雄花。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全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株生长受到抑制张细胞木质化,降低张 品质和产量。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有些麻区有盛产一、二百年不衰的麻园。根据生产力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将苎麻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幼龄期、壮龄期和老龄期。幼龄期一般只有一、二年,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在生长,相对而言,地下部增长更快。如用传统的分蔸繁殖法,栽麻第二年,麻蔸增重6倍,而用湖南农学院研究成功的切芽繁殖法,栽麻第二年,麻蔸增重达800倍以上。这是因为麻蔸具有“砍得愈小,发得愈快”的特点。壮龄期的苎麻,麻蔸丰满,地下茎和根系都很发达,有效株多,植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产量高。壮龄期的长短受生态环境及栽培技术水平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山区三、四十年,湖区一、二十年。但生态条件适宜、栽培合理的麻园,壮龄期就长得多了。如我省永顺县、嘉禾县,分别有230年、150年以上的壮龄麻,湖区沅江县的丘陵地区也有80年的壮龄麻。但也有栽麻后三、五年就衰败的麻园。老龄期苎麻,根和地下茎拥挤,弱蔸、缺蔸较多,麻株细弱,出麻率下降,产量低。根据衰老程度和衰老原因的不同,应该采取更新或翻蔸另栽等不同措施。苎麻一年内收获次数,主要决定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其次与栽培措施也有关系。如菲律宾一般年收五次,改善肥水管理后,二年可收十三次。我国华南一般年收三、四次,华中一般年收三次,但改变管理措施后,均可增收一次。以湖南省长沙地区为例,一般年收三次,生长期头麻90天左右,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从地上茎生长速度看,头麻从3月初至4月上旬,生长缓慢,4月中旬开始快速生长,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5月中下旬茎高增长减缓。这主要是纤维发育和成熟阶段。5月底6月初收头麻。它表现出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生长特点。二麻和三麻,苗期一开始就快速生长,约一个月内,茎的高度达收获时高的80%以上,以后茎的增高缓慢,而茎粗、皮厚仍在增加,它显示出由快到慢的生长特性。三麻自8月中下旬开始陆续现蕾开花,在时间上雄花现蕾开花在先,雌花现蕾开花在后。种子12月初成熟。
每季麻当地上部生长的时候,地下部也相应地生长,但是当地上部生长旺盛时,地下部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变慢。反过来,当地上部生长缓慢时,地下部的生长加快,相对生长率达最高峰。三季麻的相对生长曲线分别在5月下旬左右、7月下旬左右和10月上旬左右出现三个高峰。这是苎麻地下部生长加快和纤维积累较多的时期。
种植苎麻的坡耕地
苎麻保持水土的成因分析
1.苎麻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苎麻属深根型植物,萝卜根粗长,根系较多,入土较深,一般入土达50厘米以上,大部分细根分布在35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固土力特别强,保持土壤不流失效果好。
2.苎麻覆盖率高、时间长。苎麻地上茎高而密度大,一般高达2m左右,最高可达3m,每窝分蘖为10-20株,稀植的可达数十株。苎麻一年生长三季,上下两季麻的衔接很紧,间隙时间短,一般上季麻剥打后7-10天,下季麻即可长出幼苗,15-20天内可长到1.0-1.2m高,叶片较大,绿叶一遍,非常茂密,多层覆盖麻地,覆盖度可达100%,且覆盖时间长,一般生长期覆盖时间约为9个月左右。苎麻覆盖后,既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壤侵蚀量和地表径流量,又有利于苎麻生长。
3.提高覆盖度、减少地面冲刷。每季苎麻剥打后,麻杆、麻叶还土,直接覆盖麻地表面,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防止收麻后覆盖率低时暴雨冲刷表土,提高地面覆盖度,降低暴雨的侵蚀力,增强土壤抗蚀力和入渗力,减少表土流失。
4.苎麻一年栽种、多年受益。苎麻既是深根型植物,又是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也很强,一年三季,年复一年,当年栽种,当年受益。在雨季一般只是中耕除草,不深翻地,每年在冬季实行深中耕,翻松土,与此同时将杂草,稿杆和落叶等一道埋入麻地行间,既解决了苎麻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又能使土壤疏松。苎麻不用深翻复种,一年栽种、多年受益,保持水土、效果最佳。
苎麻与经果林、水保林保持水土对比分析
1.搞蚀对比。通过1986-1989年苎麻与疏幼林保持水土的小区观测,从栽植苎麻的第二年起,无论是缓坡苎麻地,还是陡坡苎麻地,其年径流系数都小于0.06,年土壤侵蚀强度小于19t/km2,保持水土效果都相当于已种植5-7年的20度疏幼林地,水土流失特别轻微,抗蚀力特别强。
2.时间对比。苎麻属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很强,一年三季,生长也很快,当年栽种,当年见效。第一年干麻亩产可达80公斤左右,第二年就进入丰产期,其干麻年亩产为150-200公斤。苎麻生长期很长,一般在50年以上,只要不更换品种,苎麻就可以年复一年地生长,是一种具有长久效益的经济作物。若栽植经果林,一般3-5年才进入丰产期,且郁闭度只能达到70-80&,而苎麻一年后就进入丰产期,郁闭度可达100%;经果林一般10年左右就要退化,需要更换新的品种或嫁接幼苗,投工投资较大,对保持水土也很不利,而苎麻可以永远再生,产量不减。退耕地植树虽然效益也很好,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众人”,前十年树木生长很缓慢,一般十年后才能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间伐后还需要复植,投资相应增多,且十年内树木的郁闭度也只能在70%左右。所以栽植经果林和树木还不是一项“吹糠见米”的措施,而种植苎麻,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覆盖率高、抗蚀力强,保持水土效果好。
综上所述,将毁林开荒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有计划地改种苎麻和在坡耕地较多、粮食比较富足的地区种植苎麻,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很有效的一种植物措施和途径,又是一种投资省、时间短、见效快、覆盖度高的短、平、快经济作物。麻纤是纺纱的上等好材料,随着科技的发达、工业的发展,麻纤需要量相当大。所以,种植苎麻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保持水土不流失;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是治理水土流失值得推广的一种植物措施和有效途径。
主要病害有: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penetrans、白纹羽病Rosellinia necatrix、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此外,还有炭疽病、角斑病、褐斑病、苎麻疫霉病、苎麻茎腐病。
虫害有:夜蛾Cocytodes coerulea、赤蛱蝶Pyrameis indica、黄蛱蝶Pareba uesta、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为害苎麻的金龟子,主要有铜绿多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此外,还有丑蛱蝶、银纹夜蛾、卷叶虫等。
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以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为宜。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华南麻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黄河流域麻区(包括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一般每年收获3次,生长周期约为50-90天,这随气候条件不同而异。苎麻为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则多为雄花。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全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株生长受到抑制张 细胞木质化,降低张 品质和产量。
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中国古民就利用苎麻通过手工纺纱织布,而用棉花纺纱织布则从汉代开始,使用苎麻纤维纺纱织布仅比古埃及用亚麻手工织布晚大约一千年左右。其他麻类除大麻在四千多年以前已有栽培之外,黄麻则在宋代才开始利用,红麻、青麻和龙舌兰麻等应用并未象苎麻、亚麻如此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