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中药 > 正文

大戟文献荟萃

2012-08-27 09:49 医学教育网
|

  历代《本草》所载大戟,品种亦不止一种,但大多数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如《蜀本草》中所述的大戟,《本草图经》的“滁州大戟”、“并州大戟”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大戟”所述的形态都和大戟科大戟近似。此外,《本草图经》中的“河中府大戟”,似为豆科植物;《纲目》所称的“北方绵大戟”,似即今之绵大戟(参见“狼毒”条);至于茜草科的红芽大戟,《本草》中未见收载,但为目前大戟药材中使用最广的一种。

  炮制

  大戟: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醋大戟:取大戟段或片,加醋浸拌,置锅内用文火煮至醋尽,再炒至微干,取出,晒干。(大戟100斤,用醋30~60斤)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大戟于槐砧上细锉,与海芋叶拌蒸,从巳至申,去芋叶,晒干用之。”

  ②《纲目》:“凡采得大戟以浆水煮软,去骨晒干用。海芋叶麻而有毒,恐不可用也。”

  ③《本草通玄》:“大戟用枣同煮软,去骨,晒干。”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甘,大寒,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大毒。”

  归经

  入肺、脾、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肾、肝。”

  ②《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③《得配本草》:“入三阴,足太阳经。”

  功用主治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

  ④《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

  ⑤《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⑥《医学启源》:“泻肺。”

  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

  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①《本草经集注》:“反甘草。”

  ②《药性论》:“反芫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

  ③《唐本草》:“畏菖蒲、芦草、鼠屎。”

  ④《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⑤《纲目》:“得枣则不损脾。”

  ⑥《本经逢原》:“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

  其他名称

  下马仙、邛巨、龙虎草、九头狮子草、京大戟、将军草、膨胀草、天平一枝香、迫水龙、大猫儿眼、黄花大戟、黄芽大戟、千层塔、搜山虎、穿山虎、猫眼草、龙虎草、京大戟。

  英文名:Beijing Spurge

  形态特征: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根圆锥状。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厘米,宽5-13毫米。杯状花序总苞坛形。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突起。种子卵形,光滑。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草丛、林缘及疏林下。除新疆及西藏外,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用途:根入药,能利尿、止泻、通经。全株亦可供兽药用。

  药用

  释名:邛钜、下马仙。

  气味:(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1、水肿喘包。用大戟(炒)二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姜汤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2、水病肿满。用大戟、当归、橘皮各一两,切碎,加水二升,煮取七俣,一次服下,病重者,再服一次可愈。病愈后,一年之内须慎饮食,不吃刺激性大的东西。

  3、水肿腹大(或遍身浮肿)。用枣一半,放锅内,上面盖着大戟的根、苗,加不加盖煮熟,随时取枣吃下,枣尽病愈。又方:大戟、白牵牛、木香,等分为末。每取一钱,纳入剖开的猪肾中,用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下。

  4、牙痛。把大戟放口中齿痛处,咬定。止痛效果好。

  采集

  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

  ①京大戟为植物大戟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6~20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侧根,顶端多膨大,上有许多圆形的地上茎痕,向下渐细,有纵直沟纹及横生皮孔与支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灰棕色。气无,味苦涩。以根条均匀,肥嫩、质软无须者为佳。

  主产江苏。此外,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亦产。

  ②红大戟

  为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医`学教育网整理。又名:红毛大戟、红芽戟、南大戟。呈长圆锥形至纺锤形,多不分歧,偶有分歧者,长6~8~14厘米,直径O.6~1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多扭转的皱纹,有时可见横生皮孔及支根残基或支根痕;顶端有地上茎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红褐色至棕黄色。气微,味辣刺喉。以条大,肥壮,色紫红、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

  此外,大戟科植物准噶尔大戟的根,在新疆亦作大戟使用。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