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草药 > 正文

赤朴名家论述

2012-06-11 10:01 医学教育网
|

①李杲

厚朴,苦能下气,故泄实满;温能益气,故能散湿满。

②《汤液本草》《本经》

云厚朴治中风、伤寒头痛,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厚肠胃,去腹胀满。

果泄气乎?果益气乎?若与枳实、大黄同用,则能泄实满,《本经》谓消痰下气者是也。

若与橘皮、苍术同用,则能除湿满,《本经》谓温中益气者是也。

与解利药同用,则治伤寒头痛。

与治痢药同用,则厚肠胃。

大抵苦温,用苦则泄,用温则补。

③朱震亨

厚朴,气药也。

温而能散,消胃中之实也。

厚朴能治腹胀,因其味辛以提其气。

④《本草经疏》

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气血痹死肌者,盖以风寒外邪,伤于阳分,则为寒热头痛;风寒湿入腠理,则气血凝涩而成痹,甚则肌肉不仁,此药辛能散结,苦能燥湿,温热能祛风寒,故悉主之也。

《别录》又主温中、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泄痢心烦满者,何莫非肠胃气逆壅滞,及痰饮留结,饮食生冷所致?得此下泄开通,温热暖肾,则诸证不求其止而止矣。

至于淋露,虽属下焦为病,然多因胃家湿热下流;三虫亦肠胃湿热所生,苦能燥湿杀虫,故亦主之也。

《本经》又主惊悸,及《别录》除惊去留热者,皆非其所宜。

惊悸属心虚,于脾胃绝无相干,气味大温之药,又岂能去留热哉。

至益气厚肠胃,盖亦指邪气去正气自益之谓,积滞消肠胃自厚之意耳,非消散之外,复有补益之功也,用者详之。

厚朴气味辛温,性复大热,其功长于泄结散满,温暖脾胃。

一切饮食停积,气壅暴胀,与夫冷气、逆气、积年冷气入腹,肠鸣,虚吼,痰饮吐沫,胃冷呕逆,腹痛泄泻及脾胃壮实之人,偶感风寒,气实人误服参、耆致成喘胀,诚为要药。

然而性专消导,散而不收,略无补益之功。

⑤《本草汇言》

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

故前古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呕逆泻利,虫积痞积,或肺气胀满,痰涎喘嗽,或胃气壅滞,水谷不行,用此消食化痰,去湿散胀,平土、金二脏,以致于中和也。

沈孔庭云:厚朴辛苦温燥,入脾胃二经,散滞调中,推为首剂。

然配他药,无往不可,与枳实、大黄同用,则泄实满,故大柴胡汤用之:与陈皮、苍术同用,则除湿满,故平胃散用之;与人参、白术、麦蘖同用,则治虚满,故调中汤用之;又同半夏、胆星,能燥湿清痰;同甘草、白术,能和中健胃;同枳壳、莱卜子能下气宽肠:同紫苏、前胡能发散风寒;同山楂、枳实能疏气消食;同吴萸、肉桂能行湿燥阴,实有理气行气之功。

但气之盛者,用无不验,气之弱者,宜少用之。

⑥《本草经读》

厚朴,气味厚而主降,降则温而专于散,苦而专于泄,故所主皆为实症。

中风有便溺阻隔症,伤寒有下之微喘症,有发汗后腹胀满症,大便鞭症,头痛有浊气上冲症,俱宜主以厚朴也。

至于温能散寒,苦能泄热,能散能泄,则可以解气逆之惊悸。

能散则气行,能泄则血行,故可以治气血痹及死肌也。

宽胀下气,《经》无明文,仲景因其气味苦温而取用之,得《本经》言外之旨也。

⑦《医学衷中参西录》

厚朴,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哕,胃气郁结胀满疼痛,为温中下气之要药。

为其性温味又兼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达,故《本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金匮》厚朴麻黄汤用治咳而脉浮。

与橘、夏并用,善除湿满;与姜、术并用,善开寒痰凝结;与硝、黄并用,善通大便燥结;与乌药并用,善治小便因寒白浊。

味之辛者,又能入肺以治外感咳逆;且能入肝,平肝之横恣,以愈胁下掀疼。

……兼入血分,甄权谓其破宿血,古方治月闭亦有单用之者。

诸家多谓其误服能脱元气,独叶香岩谓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诚为确当之论。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相关资讯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