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传播方式常有二种:侵犯呼吸道的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侵犯肠道的冠状病毒经口传播,且排毒时间较长。
一般认为,冠状病毒潜伏期为3~5天。典型的呼吸道感染呈普通感冒症状,很少波及下呼吸道,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新兵中曾暴发过冠状病毒肺炎及胸膜炎。消化道感染则以水样腹泻为主,偶有冠状病毒引起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流行的报道。2003年冬春季节全球30余国家发生的SRAS,传染性极强,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干咳、中性粒细胞不增高或降低、免疫细胞数量减少、肺部有弥漫性炎症,部分病例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并可能伴有其它各器官衰竭,死亡率约4.2%.国内最初将本病定名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SARS)。
过去认为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局限于上呼吸道,只引起较弱的免疫反应,而目前已从SARS病后恢复者血清中测到高效价的IgM和IgG抗体,证明体液免疫在病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对它的致病性、致病机制、机体免疫性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