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虽然从受孕起,孩子的性别就被确实了。但是,若要使他或她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孩或女孩,还有许多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性别,事关染色体
在妈妈方面,所有的卵子都是相同的身份: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一定是X.在爸爸方面,精子同样有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但是性染色体可能是X也可能是Y.结果是,如果卵子同含有X的精子结合,未来的婴儿就是女孩。如果精子含有的是Y,那么就是男孩。
在怀孕的前6周,女性胚胎与男性胚胎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从孕7周开始,胎儿的性器官开始发育。到孕11周左右,男孩的阴茎、睾丸基本形成,而女孩则形成阴蒂、大小阴唇。
强大的睾丸素
性器官的不同,使得孩子出生时很容易分辨性别。那么,除了这一点外,男孩和女孩还有其他的不同吗?
儿科医生的结论是:“一直到3岁之前,女孩和男孩的的区别都不是很大,他们的身长和体重的成长曲线几乎一样。3岁以后,同龄的男孩一般会比女孩高一二厘米;体重也略重600~700克。”这种区别是由于在男孩体内分泌的睾丸素,这种激素使得男孩身体的发育更快。同样也是由于这种激素,使男孩的行为不同于女孩。某些研究同样表明,男孩比女孩更需要释放自己的能量。
大脑也分男与女
最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表明,男人和女人(婴儿也是如此)使用大脑的方法不同,大脑活动的优势区域也不同。比如,如果说女孩在语言方面更强的话,男孩的空间识别能力可能更胜一筹。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在激素分泌方面找到答案。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在胎中作用于性器官发育的激素分泌,同时也对大脑发育构成影响。它更倾向于激活某些神经元的连接,同时抑制其他神经元的连接。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大脑也分男与女!
性别,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既然根据染色体的不同就可以决定一个婴儿是男是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问“怎么成为女孩或者男孩呢?”因为,单从生理性别角度,无法解释全部的问题。
科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了。1957年,3位美国科学家跟踪了105个婴儿的成长。这些婴儿出生后,人们无法从外部的生殖器官判断他们的性别(由于染色体或激素分泌的异常,有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结果是什么?这些婴儿完全是按照父母的养育方式确实的自己的性别角色。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有人一个男孩用女孩的方式养育,他们长大后就会有许多女性的行为。同样,人们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她们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像个男孩。这证明,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男女平等的漂亮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对不同性别采取完全“一样”的教育根本行不能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传递的信息,以及对他们的期望,是根据孩子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
其实这倒也是件好事!正是由于我们这种非常传统的态度,以至整个社会的传统态度,使我们的孩子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性别,成长为一个女孩或男孩。因为孩子很早就能够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分析社会对他的性别的态度,做出符合人们对他的性别所期待的行动。
当然,做到这一切需要一定的时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粉色还是蓝色?
婴儿一出生,我们就会毫不迟疑地将新生儿安置在符合他性别的世界中。
也许有人会觉得,在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在为婴儿选择家具、衣服或者玩具中更应该独特和新奇。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加拿大的一位研究人员拜访了100名从5~25个月婴儿的家庭,研究他们的生活环境。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做法是何等地有生命力!
小女孩最经常穿的是粉色或其他色彩柔美的衣服。同样,她们戴的装饰也大多是粉色的,就连奶嘴都是粉色的。男孩主要穿的是蓝色、红色或白色的服装。他们的奶嘴也是蓝色的。
女孩的家具一般是黄色的,而男孩的家具是蓝色的。绝对没有混淆的风险!
至于给孩子们的玩具,也是根据他们的性别不同精心挑选的。男孩的玩具大多是工具,如锤子、汽车,女孩的玩具则是娃娃和厨房的工具。
时代变了,但是女孩和男孩生活的环境还是非常的传统。这是此次调查的一个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的抚爱和语言
我们照料孩子,抚摸他,同他说话以及和他一起玩的时候,常常会根据孩子的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
这一点也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比如换尿布这个简单的事情,如果被问起,我们的回答一般是:换个尿布,对女孩和对男孩能有什么不同。
那可不一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对女孩,父母会花更多的时间逗她笑,同她说话,这种做法会鼓励她与人交流。而对男孩,父母则更多地对他们做身体的示范,同他玩更剧烈的游戏。对男孩的调皮,父母也表现出更多的宽容。父母对孩子传递的信息的内容就是这样非常具有性别色彩。
研究者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父母给女孩换尿布时,说的都是眼前的事。他们会用表情和语言解释,比如“宝宝,尿布好臭哟,咱们把它换掉吧”之类的话;而在给男孩换尿布的时候,父母却很少说他们正在干的事情,而是提到没在场的人。如“爸爸哪儿去了”,说过去的事情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如“一会儿咱们出去玩吧”。总之,说的都是当时情景以外的事情。这样的话相对比较抽象和具有信息性。“
为什么会这样?现在还是个秘密!
人们很清楚女孩和男孩的能力有些不一样:女孩情绪化和善于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丰富;而男孩则擅长抽象思维。看来,我们老公的理性不仅仅是由于大脑思考的方式不同,还因为他们在摇篮中就得到了这种鼓励。
游戏,一个严肃的问题!
小心,我们可不能拿游戏开玩笑!许多父母好像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玩与其性别不符的游戏。
一位女研究者观察了24位20~24个月的儿童。她发现了什么?当小男孩要玩娃娃时,他的父母会非常强烈地干预,甚至要惩罚他;而且爸爸往往表现得更为严厉,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的混乱。一般来说,男人好像更执著地追求遵守有关性别角色的文化标准。而对女孩,父母则比较灵活,允许她进行一些并不是十分女性化的活动,但同时,也还是倾向于引导她玩女孩的游戏!
另外,父母和教育者在游戏中,更倾向于鼓励男孩独立自主,而对女孩则侧重依赖关系。虽然因为家庭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父母的态度也或多或少地不同,但这确实是普遍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观察表明,在孩子2岁的时候,父母所表现出的对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态度最明显。
一切为二的世界
面对这一切,婴儿怎么想?他察觉到父母对其传递的性别信息了吗?如果他听到了这些信息,他是否能明白?
想找到答案并不容易,当孩子还没有掌握语言时,我们无法直接给他提出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观察。研究发现,婴儿从7个月起,就能够区分照片上的女人脸和男人脸。另外,婴儿完全可以区分女人的声音和男人的声音。他刚刚发现世界上是有两大组人构成的:男人和女人!
那么他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现在不要问得过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可能还有一步要跨越,那就是他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把他放在镜子前面,他会以为对面有另外一个婴儿。他根本不会想到面对的是自己的映像。等能够肯定了自己的基本身份后,他就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感兴趣了。
研究人员发现,1岁左右的婴儿对同自己性别相同的孩子和大人尤其感兴趣。他们更专心地看着这些人,并试图同他们接触。对同性的关注大概能够表明1岁的孩子已经具有性别的归属感了。这个假设在孩子18个月时得到证实。18个月的孩子知道他该如何表现以符合自己所处“性别组”的习惯。如果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的引导和压力下自己选择玩具,小女孩更喜欢选择女孩的玩具,小男孩更喜欢选择男孩的玩具。我们可能由此说,他们百分之百地接受了周围人给他们的性别信息。
我是女孩,我是男孩!
到2岁左右,当被人问起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能够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从2岁起,人们发现这些小萝卜头非常主动地做出符合对自己性别的文化模式的行动。小男孩竭力地模仿爸爸,小女孩则更多地模仿妈妈。如果让他们自由地选择游戏伙伴,他们会更喜欢找同性别的孩子:女孩找女孩,男孩找男孩。
在集体中,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当着别的小伙伴的面玩不符合自己性别的玩具的。人们发现,在这一点上,父母并不是唯一“施加压力”的人。
六七岁的孩子,保持着明显的性别行为:因为他们在智力上还没有坚信自己一生都将是男孩或者是女孩。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幼儿园的女孩会要带花边的裙子,想穿妈妈的高跟鞋,而小男孩在红毛衣前会愤怒地大叫。通常情况下孩子会有服装来确实定性别的区分,让自己有归属感。
在日常的行为中,6岁以下的儿童也是非常传统的!一位研究人员给刚刚2岁的儿童看一些不太符合文化习惯的照片,比如,一个男人正在化妆或者下厨做饭。面对这样的照片,小孩脸上会出现一种非常吃惊的表情。他们好像在说,这可不对!
虽然在自己的家庭中,家务也不一定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分工的,但是这些小机灵鬼会在别的地方获取信息:在小伙伴家、在阿姨家、在动画片中或者在儿童文学中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必太失望。最近的科研表明,看电视少的孩子和妈妈上班的孩子所采取的性别态度相对不是那么传统。也许,10年后我们的孩子再看到爸爸刷锅碗瓢盆的照片时,就不会感到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