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hushimed66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外科护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12-01-31 10:58 医学教育网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知识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外科护理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什么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微循环内发生的广泛凝血过程,这一过程使微循环内形成广泛弥散性微血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而大量消耗,继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使全身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它是一组危重的临床综合征。绝大多数由重度感染、创伤、休克、恶性肿瘤等诱发。该病预后凶险,病死率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理分期

正常人体内凝血系统、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当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及某些大手术后,一些致病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后,依次激活血液中的凝血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引起血管内凝血,其病理上分为以下三期:

1.高凝期在促凝物质作用下,激活了凝血因子,血液中凝血酶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微循环开始发生凝血现象,血液循环中有微血栓形成。最早的征兆是护士给病人取血化验时血液不易抽出,容易凝固,严重时病人皮肤出现瘀血斑点。

2.消耗性低凝期发生广泛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低凝状态,此时病人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皮肤、黏膜、内脏、创口及注射部位发生广泛出血,实验室检查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纤维蛋原等减少。

3.继发性纤溶期由于大量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使血液凝固性更低,出血倾向更为明显,此时临床上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MSOF,实验室检查除血小板计数严重下降外,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减少,鱼精蛋白副凝实验(3P实验)阳性。

公众号

距2024年护士资格考试还有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直播课
【预告】2024护士考前金题点睛班公开课
【免费直播】首节免费听!2024护士考前金题点睛班公开课

直播时间:2月23日

嘉宾:章一芹老师

针对人群:24护士考生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