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关键词】护理伦理学;急诊科;护患关系;医护关系
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为指导,研究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的行为道德规范[1].它是调整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与其它医务人员之间、与医院各部门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2].急诊科医疗质量的好坏是反映医院整体素质的一个窗口。前来急诊科治疗的患者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面对众多的患者,怎样顺利地开展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令每个患者满意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与伦理道德是密切相关的。运用伦理学,正确处理和协调护理人员与患者、护理人员与医生的关系,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搞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及做法
因为护患关系是影响疾病康复的直接因素,也是反映护士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搞好护患关系,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1.1要尊重患者
尊重患者的人格护士应提供人性化服务,应按年龄、职业、职务等礼貌地称呼患者,一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人患病,往往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忧虑,前来就诊期望能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医护人员应满足患者的这种需求,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患者。在语言、行为、态度上都应具备良好的素养,严格以护理道德准则要求自己,对患者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他们。对患者的尊重,同时也能获得患者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可使各项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1.2关心和体贴患者
只有将患者当亲人,将自己置于患者的角度,才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之所需,关心和体贴患者。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患者付予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对病人关心、对工作热心、解答问题耐心、护理病人细心的工作态度,最终使病人感到放心。关心患者还应做到了解患者的需求,在心理上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和转变为病人的角色,取得患者的信赖,解除其思想顾虑,使之在治疗期间求得心理上的稳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接受并配合治疗,这就需要做好心理护理。
1.3工作认真负责、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
护士要时时刻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工作,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熟练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服务。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可作为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急诊科的急诊病人多为重症患者,护士必须争分夺秒地配合医生抢救患者,同时做到忙而不乱,冷静、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和执行医嘱。这是搞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之一。重视“慎独”修养[3].因护士的许多工作内容及操作常是在无人监督下进行的。例如是否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否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是否认真仔细的观察病情,是否真实准确的做好各项护理记录等,这些工作的认真与否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及患者的安危。在急诊科护士工作量大,稍有疏忽就有出现差错事故的可能,因而不可因为某次工作上的马虎未发生事故而感到侥幸,要把每个细微的工作环节都看成是与患者安危紧密相关的,同时也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考验。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应该处处用伦理道德的观念对自己加以约束,以崇高的护德来实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
2医生与护士的关系
除了患者以外护士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医生,医护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生和护士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在医疗过程中是完全平等的。医生主管疾病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护士执行医嘱和主管病人的护理,各自有各自独立的体系,但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医生希望护士能够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并有系统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护士希望医嘱的内容要准确、简明、扼要,以便执行,同时还应重视护士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不应将护理工作看成只是从属于医疗工作。因为护士在抢救病人的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而且许多初步的抢救工作是医生未到前就要独立完成的。笔者曾经遇到两个病例说明护士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医生要重视护士提供的病人的情况及采纳合理建议,及时完善和修改治疗方案,在工作中体贴护士的辛勤劳动。护士要尊重医生,认真准确地执行医嘱,勤奋学习,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搞好医护之间的沟通协作,为抢救病人,解除患者疾苦而共同努力。
总之,护患关系、医护关系的协调是影响疗效的关键。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取得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合作,从而对提高疗效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医护关系的协调与否,可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良好的医护关系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运用护理伦理学,指导和处理急诊科护患、医护之间的矛盾,协调他们的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菊英,金桥.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
〔2〕马文元.实用护理美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