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边缘性人格障碍 : 此类人格障碍患者——主要为女性——在自我形象,心境,行为和人际交往中表现不稳定。病征在成年早期即已显露,但随年龄增长趋于缓和或稳定。患者相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而感到空虚,愤怒,有权要求抚爱。因此他们无休止地寻求关爱。在精神科和其他各类卫生保健机构中,此类人格障碍最为多见。
当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感到他人的关心时,他们表现得犹如孤独的弃儿,为抑郁,物质滥用,饮食障碍和过去遭受的虐待寻求帮助。但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与此同时还伴有对世界,对自身以及对他人看法的彻底转变——从黑到白,从恨到爱。反之亦然。他们的观念永无折中之时。当他们感觉被抛弃时(亦即彻底孤独),他们会自我隔离或极度冲动。有时因为对现实观念的贫乏,他们会表现出精神病样思维的短暂片段,例如偏执性想法和幻觉。
这些人在人际关系上要比A组患者更加紧张和戏剧化。他们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多思维过程障碍,而且更多地把攻击性转向自身。他们比戏剧性人格障碍患者更愤怒,更冲动,对身份认识陷入混乱。他们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以及违反治疗计划,常使保护人——包括医生——对其沮丧失望,视其为拒绝帮助,怨天尤人。常用的应对机制是分裂,显露,疑病与投射。
反社会性人格:曾被称作病态人格或社会病态人格。此类人格障碍患者无视他人的权利和情感,为了攫取物质或满足私欲而利用别人(自恋性人格有所不同,他们利用别人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理当如此)。特征行为是以冲动和不负责任的方式,有时是敌意和严重暴力显露内心冲突。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许多人很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或归咎于他人。在其人际交往中信口雌黄。惩罚既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也不能改善其判断力和预见力,而只会使他们对世界更冷酷。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常伴有酒中毒,药瘾,背信,淫乱,工作失败,频繁迁徙和牢狱生活。在西方,反社会性人格以男性较为多见,而边缘性人格多见于女性;这两类人格障碍有很多共同之处。在这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家族中,亲戚多有反社会性人格,物质滥用,婚姻破裂和虐待儿童的发生率很高。患者的父母常关系不和,患者在性格形成期有严重情感剥夺的经历。患者寿命缩短,但幸存者中病征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和消失。
自恋性人格:此类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妄自尊大;亦即夸大自身的优越感。患者与人交往的特点是渴望被人崇拜,对指责,失败或挫折极为敏感。当患者良好的自我感觉遭到打击时,会狂怒或严重抑郁。因为确信自己出类拔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他们常以为别人都在嫉妒他们,并认为自己的需要有权立刻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把利用那些在需求和信仰上都要“低等”的人视作理所当然。这种特征表现常冒犯和他们交往的包括医生在内的其他人。大人物中可发生此类人格障碍,但在碌碌无为的普通人中也有发生。
戏剧性(癔症样)人格:此类人格障碍患者注重外表,行事夸张做作,其引人注意的动机非常明显。他们的情感表达看起来常很夸张,幼稚和浅薄。和患者其他做作的举止一样,这些情感表达引来的只是他人的怜悯或色欲。因此戏剧性人格患者常很容易和他人交往,但这种关系一般都比较肤浅多变。患者既可对非性关系进行性唤起或“性化”,同时有伴有突如其来的性抑制和不满。在他们的性引诱行为和夸大躯体问题倾向(亦即疑病)的后面,往往隐藏着更本质的渴望,即寻求保护,具有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