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30日 19:00-21:0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中医药法》《甘肃省中医药条例》实施成就之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我省紧紧围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优势作用,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模式,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升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医药健康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
一、以建设中医药专科为特色,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医药专科建设是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有效措施。一是通过“三大中心”建设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在已建设4个国家中医(专科)诊疗中心、14个重点学科、29个重点专科、216个省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按照扶优固强,打造优势专科群,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要求,制定印发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标准,遴选建设11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3个中医康复中心、2个中医治未病中心,从基本设施设备配置、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围绕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藏药浴等中医特色突出的专科专病,制定印发了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标准,遴选确定了41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进行建设,着力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健全、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能够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三是实施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卫生健康、体育、医保、残联等部门印发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加强中医药康复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和推进中医药康复科研创新等重点内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省90%的三级中医类医院、85.7%的二级中医类医院设置了康复科,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
二、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抓手,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医药适宜技术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群众乐于接受,我省将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有效抓手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建设省级培训基地。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编写培训教材,录制70多个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视频,采取线上普训、线下强训的方式,为每个县(市、区)培养15名县级骨干师资。二是建设县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建设1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成为县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发挥县级中医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将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到辖区内的所有乡村和社区。三是大力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连续两年在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中将乡村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使用列入其中,采用月通报、实地督导检查等方式督促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理论培训、实际操作,达到所有乡镇卫生院推广使用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不少于6项,目前,全省98.44%的乡镇卫生院、96.5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推广使用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98.28%的村卫生室、94.02%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推广使用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今年底将实现乡村两级中医适宜技术全普及。
三、以推进中医药进基层为重点,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基层是中医药服务的关键点,也是服务的薄弱环节,我省采取计划引领、示范带动、注重实效,有效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一是突出顶层设计。认真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在总结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省卫生健康、发展改革等8部门印发了《甘肃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基层中医药县办中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五个“全覆盖”,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六项重点任务。二是突出示范带动。目前,全省34个市(县)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50个县(市、区)创建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要求和安排部署,印发了《关于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2024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动员各市州积极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活动,争取在此轮创建周期内,每个市(州)至少能够成功创建1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全省成功创建1-2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通过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基层中医药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突出实际效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达到“三个三分之一”,即中医就诊人数占总就诊人数的1/3,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1/3,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1/3。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通知》,明确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使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80平米,中医诊室、中医治疗室设置不少于2个,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本机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四、以抗击疫情为突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推动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积极开发应用“甘肃方剂”。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治疗资源优势和经验优势,组建省级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对疑似和确诊病例主动介入治疗,研究制定防治方案。通过多方探索,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预防方、治疗方、康复方、藏药方等系列“甘肃方剂”,支援湖北、外援白俄罗斯、泰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将“甘肃方剂”中的部分方剂开发成为院内制剂,在全省调剂使用。二是全程参与疫情防控救治。针对不同人群,各级医疗机构共发放中药预防汤剂300万余袋,中药避瘟香囊近10万个,艾条4万余支。按照国家诊疗方案,结合我省特点,制定形成四版《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对确诊和疑似病例,由中西医专家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中医专家辨证施治,“一人一案”进行中医治疗。全省确诊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到99%以上。对出院患者继续给予中医药康复治疗,同时指导患者通过艾灸、拔罐等中医方法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三是不断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针对中医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依托省中医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分别成立由50名中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和30名专家组成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进行中医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中医应急人才,带动省内中医疫病应急能力的提升。
以上为“《中医药法》《甘肃省中医药条例》实施成就之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11月30日 19:00-21:0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