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功能检测都有哪些方法呢?为了帮助更多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B细胞主要产生Ig参与机体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功能低下或缺乏者对外源性抗原刺激的应答能力减弱或缺陷,特异性抗体产生减少或缺如。
(一)B细胞增殖试验:小鼠B细胞可用细菌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人则用含SP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及抗IgM抗体等刺激。
(二)溶血空斑试验
1.原理:将SRBC免疫的小鼠脾脏(或家兔淋巴结)制成单个细胞悬液,与SRBC在琼脂糖凝胶内混合后倾注于小平皿或玻片上。脾细胞中的抗体生成细胞释放抗SRBC抗体,使其周围的SRBC致敏,在补体参与下可将SRBC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空斑大小表示抗体形成细胞产生抗体的多少。
2.方法学
(1)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用于检测实验动物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直接法测到的细胞为IgM类抗体形成细胞;间接法在小鼠脾细胞和SRBC混合时,再加抗鼠Ig抗体,使抗体产生细胞所产生的IgG或IgA与抗Ig抗体结合成复合物,此时能活化补体导致溶血。只能检测抗RBC抗体的产生细胞,难以检测人类的抗体产生情况。
(2)被动溶血空斑试验:是指抗体形成细胞产生的Ig与SRBC上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参与下出现溶血反应。将吸附有已知抗原的SRBC、待检B细胞、补体及适量琼脂糖液混合,倾注平皿,温育1~3小时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该试验可检测SRBC上抗原相应的抗体形成细胞,因此应用范围较广。
3.临床应用与评价:溶血空斑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药物和手术等因素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免疫治疗或免疫重建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
1.原理:用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加入待检的抗体产生细胞,即可诱导抗体的分泌。分泌的抗体与包被抗原结合,在抗体分泌细胞周围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细胞吸附于载体上,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与细胞上的抗体结合,通过底物显色反应的深浅,可测定出生成的抗体量,并可在镜下计数着色的斑点形成细胞。
2.应用与方法学评价
该方法既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其优点是稳定、特异、抗原用量少;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不同抗体分泌,并可定量;可检测组织切片中分泌抗体的单个细胞。
(四)体内实验
B细胞功能减低或缺陷,可表现为体内Ig和血型抗体量下降或缺如。常用于体内抗体产生的特异性抗原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多价肺炎链球菌菌苗等。将适量抗原皮下或肌内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前及免疫后1、2、3周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受检者免疫前后相应抗体的效价,判断受检者体内B细胞的功能。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临床检验技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