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与大家一起跟着大纲来复习!免疫分子是检验技士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免疫分子指的是由一些免疫活性细胞或相关细胞分泌的参与机体免疫反应或免疫调节的蛋白质及多肽物质。免疫分子通常指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等。
(一)免疫球蛋白(Ig)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及膜型(mIg)。前者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的球蛋白,其可以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所有的抗体均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Y”型,四肽链;二硫键相连。2条相同的重链(H)和2条相同的轻链(L)以及几对二硫键连接成四肽结构,构成Ig一个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重链(5种:α、γ、μ、δ、ε,分类的依据)
轻链(2种:λ、κ,分型的依据)
可变区(V区);超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CDR);恒定区(C区);铰链区。
1.IgG
(1)血清中含量最 高;
(2)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3)唯 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4)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
(5)免疫检测中的第二抗体。
2.IgA
(1)血清型为单体;
(2)分泌型(sIgA)为二聚体,含有一个J链和分泌片;
(3)参与黏膜免疫的主要抗体。
sIgA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局部浓度高,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3.IgM
(1)五聚体;
(2)分子量最 大;
(3)最早合成的抗体;
(4)新生儿脐血中IgM增高,提示宫内感染;
4.IgE
(1)单体结构;(2)含量最少;
(3)亲细胞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4)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早期可升高。
5.IgD:血清中含量很低,其作用尚不清楚。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二)补体系统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激活途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MBL途径。
1.经典途径
(1)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IgG、IgM)、非特异性凝集的Ig、脂多糖、一些RNA肿瘤病毒。
(2)起始:C1.补体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了激活途径。
2.替代途径(旁路途径)
由病原微生物等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面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
(1)激活物:细胞壁成分,如脂多糖、肽糖苷及酵母多糖等。
(2)起始:C3.
3.MBL途径
急性炎症期产生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病原体结合。
补体系统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参与机体的防御效应和自身稳定,亦可引起免疫损伤。
补体多为糖蛋白,且多属于β球蛋白;正常血清中含量最 高的补体成分为C3、C4;加热、机械振荡、酸碱、乙醇等均可使其失活;加热56℃ 30分钟可使血清中绝大部分补体组分丧失活性。
(三)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产生相同的细胞因子。
作用方式: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作用特点: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
细胞因子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家族、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
细胞因子受体分为: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五个家族。
(四)黏附分子
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黏附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的总称。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的结合形式发挥作用,与细胞的识别、活化与信号传导、增殖与分化、伸展与运动密切相关,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创伤愈合和肿瘤转移等一系列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五)CD抗原
采用单克隆抗体鉴定识别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