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士:《答疑周刊》2019年第26期:
《微生物学及检验》重要考点(三)
1.弯曲菌属:微需氧菌,初次分离时需在含5% O2、85% N2、10% CO2气体环境中生长,传代培养时能在10% CO2环境中生长。
2.幽门螺杆菌氧化酶、触酶均阳性,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
3.厌氧状态的指示:亚甲蓝和刃天青。无氧时均呈白色,有氧时亚甲蓝呈蓝色,刃天青呈粉红色。
4.破伤风梭菌:芽胞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当机体受创伤时,破伤风梭菌可侵入伤口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机体强直性痉挛、抽搐,称为破伤风。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又称痉挛毒素。
5.产气荚膜梭菌:
(1)革兰阳性粗短大杆菌,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是临床上气性坏疽病原菌中最多见的一种梭菌。
(2)本菌可产生外毒素及多种侵袭性酶类,外毒素中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卵磷脂毒,能分解人和动物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3)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在牛乳培养基中,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称为汹涌发酵。
6.肉毒梭菌:在厌氧条件下可产生极其强烈的外毒素——肉毒素。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本菌芽胞抵抗力很强。
7.艰难梭菌:在血平板上不溶血,在卵黄琼脂平板上不形成乳浊环,CCF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黄绿色荧光。
8.白喉棒状杆菌:
(1)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称为异染颗粒,用亚甲蓝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呈现着色深浅相间的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用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常用培养基:血液琼脂平板;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使其还原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
9.炭疽芽胞杆菌:
(1)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2)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形成灰白色、不透明、无光泽、边缘不整齐、大而扁平的粗糙型菌落,在低倍镜下观察,呈卷发状。
10.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如被大量的蜡样杆菌污染(106~108/g)可致食物中毒,有腹泻型与呕吐型之分。
11.产单核李斯特菌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外可引起脑膜炎。
12.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常用培养基为罗氏培养基。
13.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的病原菌,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14.铜绿假单胞菌:
(1)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可形成圆形大小不一,边缘不整齐、扁平、隆起、光滑、湿润且常呈融合状态的菌落。
(2)产生的主要色素包括:①绿脓素,为蓝绿色,可溶于水和氯仿,无荧光性;②荧光素为绿色荧光素,溶于水而不溶于氯仿。
15.不动杆菌属生物学特征为“三阴”,即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和动力阴性。
16.军团菌属:其中主要致病菌为嗜肺军团菌。
营养要求较苛刻,且生长缓慢,初次分离需L-半胱氨酸,培养基中含铁盐可促进生长。在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琼脂(BCYE)培养基中培养形成圆形凸起,灰白色有光泽的菌落。
17.流感嗜血杆菌:
(1)在普通培养基中须加入X和V因子,才能生长。流感嗜血杆菌在加热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较佳。
(2)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因此,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18.百日咳鲍特菌常用鲍-金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19.巴斯德菌属:人类感染多通过被狗、猫咬伤或抓伤所致。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