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梅毒: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梅毒(syphilis)是一种性传播病,由苍白螺旋体所致。梅毒感染可侵犯皮肤、黏膜以及任何组织器官。
病因:
1.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性器官接触而得病,即螺旋体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细微损伤侵入人体而发病,故称后天梅毒。
2.当螺旋体通过胎盘而累及胎儿时,可引起先天梅毒。
3.极少数患者可通过非性关系(如接吻、输血)感染,但梅毒螺旋体属厌氧微生物,体外不易生存,在干燥环境中迅速死亡,借助器物的间接传染极少见。
【进阶攻略】
临床表现:
梅毒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一、二和三期梅毒。在二期与三期之间,由于存在着缺乏临床表现的隐性期,故近年来也将病史在2年的一期与二期合称早期梅毒;超过2年时称晚期梅毒。
1.后天梅毒
(1)硬下疳:是感染后的第3周在其侵入部位所发生的梅毒病变。
1)损害为黄红至暗红色的圆或椭圆形单个溃疡,上覆棕黄色薄痂,无痛。
2)指检时在溃疡底部触及如硬币或软骨样,故也称硬性下疳,这在阴茎与唇部的表现更为典型。
3)相应淋巴结肿大,坚硬无痛,不粘连。
4)硬下疳含大量病原体,但在感染后的5?8周内,血清学检査尚属阴性。
5)硬下疳不经治疗,溃疡也可在3?8周内愈合,但硬结并不随之消失。
(2)黏膜斑:是感染7?8周后的第二期梅毒,好发于颊、龈、舌、悬雍垂。
1)损害呈灰白色光亮而微隆的斑块,常为圆形、椭圆形或环形,易发生糜烂。
2)发生在舌背时,舌乳头萎缩;此外咽炎、溃疡、声音嘶哑都可发生。
3)黏膜斑应与白色角化病、白斑、盘状红斑狼疮、药疹、扁平苔藓相鉴别。
4)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称为梅毒疹,状似斑疹者释玫瑰疹或蔷薇疹,为散在、对称的无瘙痒的棕红色斑疹,界限不清,玻片压诊检查显褐色;状如丘疹型梅毒疹,除比较坚实外,基本形态与玫瑰疹相似。
5)二期梅毒还可发生头痛、低热、肝脾肿大与全身淋巴结炎。本期的感染力强,血清反应强阳性。
(3)梅毒瘤或树胶肿:是三期梅毒的标志,也是破坏性最大的一种损害。
1)表现为有弹性的肿块,中心坏死,可有波动感,然后溃破。
2)上腭的梅毒瘤可导致软硬组织穿孔,应与牙源性脓肿相鉴别。
3)舌部梅毒瘤多数为弥散性间质性舌炎,故呈分叶状,伴沟裂与舌乳头萎缩,且常在萎缩的边缘并发舌背白色角化病或白斑。
4)皮肤损害为结节型梅毒疹,病变还可发生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5)三期梅毒的血清学检查有少数可能为阴性。
2.先天梅毒早期梅毒孕妇容易引起死胎或早产,晚期梅毒患者的婴儿可能在4岁内甚或在10?16岁时出现先天性梅毒特征,分别称为早期与晚期先天梅毒。后者无感染力,哈钦森牙与桑葚牙是晚期先天梅毒的特征之一。
【易错易混辨析】
诊断:
梅毒的诊断必须审慎,应根据详细而确切的病史、全身各系统的检查以及正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排除非梅毒疾患,决不能单凭某一方面检查而决定。
1.螺旋体检査:取下疳渗出液作暗视野镜检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时可看到发荧光的螺旋体。
2.血清学检查目前常用的有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快速试验(RPR)、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等非特异性抗原梅毒血清试验及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吸附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等特异性梅毒血清试验,能对梅毒作出诊断。
治疗:
诊断要明确,剂量要足够和规则,治疗后要追踪观察。
1.青霉素为首选药物,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周,共2周;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共10日。
2.红霉素,每日2g,4次分服,总剂量40g。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树胶肿多发病于
A.梅毒一期
B.梅毒二期
C.梅毒三期
D.梅毒四期
E.梅毒五期
2.治疗梅毒药物首选
A.红霉素类药物
B.氯霉素类药物
C.金霉素类药物
D.青霉素类药物
E.链霉素类药物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C。树胶肿可发生于口腔任何部位,舌、硬腭、软腭常受侵犯,梅毒瘤或树胶肿是第三期梅毒所产生的肉芽组织,表现为有弹性的肿块,中心坏死,可有波动感,然后溃破,故上腭的梅毒瘤可导致软硬组织穿孔。
2.【答案及解析】D。梅毒对青霉素非常敏感,因此治疗梅毒首选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