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0月30日 19:00-21:00
详情9月25日 19:30-21:00
详情关于“手-足-口病和球菌性、真菌性口炎(口腔执业医师笔试考点辅导)”,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内容分享如下,希望对大家备战202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有所助力!
手-足-口病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微生物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托幼单位是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3岁以下的幼儿是主要罹患者。手-足-口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最易流行。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多数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常有1——3天的持续低烧,口腔和咽喉部疼痛,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皮疹多在第2天出现,呈离心性分布,多见于手指、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也可见于手掌、足底、会阴及臀部。开始时为玫红色斑丘疹,1天后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如不破溃感染,常在2——4天吸收干燥,呈深褐色薄痂,脱落后无瘢痕。口内颊黏膜、软腭、舌缘及唇内侧也有散在的红斑及小疱疹,多与皮疹同时出现,或稍晚1——2天出现。口内疱疹极易破溃成糜烂面,上覆灰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红肿。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等症状。本病的整个病程为5——7日,个别达10日。一般可自愈,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但少数患者可复发。
球菌性、真菌性口炎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球菌性口炎是急性感染性口炎的一种,临床上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故又称为假膜性口炎。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口腔黏膜球菌感染往往是几种球菌同时致病,引起口腔黏膜的急性损害。
本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口腔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烂或溃疡。在溃疡或糜烂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或黄褐色假膜,假膜特点是较厚微突出黏膜表面,致密而光滑。擦去假膜,可见溢血的糜烂面。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唾液增多,疼痛明显,有炎性口臭。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有些患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涂片及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血象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一些致病菌种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感染,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和内脏,表现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其毒力、数量、入侵途径与机体的适应性、机体的抵抗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
1.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但以新生儿最多见,发生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
(2)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可原发或继发于假膜型。又称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后及HIV感染者,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等。
(3)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为义齿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的腭、龈黏膜,多见于女性患者。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可查见白色念珠菌菌丝和孢子。念珠菌唇炎或口角炎的患者中80%有义齿性口炎。
(4)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性白斑。多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由于菌丝深入到黏膜内,引起角化不全、棘层增厚、上皮增生、微脓肿形成以及固有层乳头的炎症细胞浸润,而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脱落。
2.念珠菌性唇炎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唇炎,多发于高龄(50岁以上)患者。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
3.念珠菌口角炎的特征是常为两侧罹患,口角区的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邻近的皮肤与黏膜充血,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
艾滋病患者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甚为常见,多表现为假膜性和红斑型,可急性或慢性,且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推荐】
“手-足-口病和球菌性、真菌性口炎(口腔执业医师笔试考点辅导)”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执业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