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肌的形态特点及血液供应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考试,为您提供以下知识汇总:
形态特点
位于颊部,为扁肌,呈四边形,构成颊部的基础,内表面衬以粘膜。起自上、下颌骨第三磨牙牙槽突的外方和翼突下颌缝,该缝亦称翼下颌韧带,为颊肌与咽上缩肌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颊肌纤维向前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上份纤维进入下唇,而下份纤维进入上唇,产生交叉。其最上方和最下方的纤维并不交叉,分别进入上、下唇。
血液供应
动脉
面动脉绕过颌下缘发出咬肌支后向上行走,在下颌骨下缘与上缘之间恒定地发出一分支,沿咬肌前缘上行,越过下颌骨上缘到达颊肌后部的表面,本文称其为后颊支。它与来自上颌动脉的颊动脉相互吻合,两者共同发出分支进入颊肌后半的表面。血管起始处的外径在0.78——1.36mm之间。面动脉在行至下颌骨上缘时发出1——3支进入颊肌的下界,血管外径在0.3——1.0mm之间,本文称其为下颊支。面动脉在发出颏支、下唇动脉后,面动脉上行到口角水平,在距口角外侧1.0——1.6cm处,发出3——5支进入颊肌前部,血管外径0.4——0.6mm,本文称其为前颊支。面动脉向前上行走于笑肌、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的深面和提口角肌、提上唇鼻翼肌外侧束的浅面到达鼻翼旁,在口角上方发出上唇动脉,在鼻翼上缘发出鼻外侧动脉,然后移行为角动脉。
颊动脉起自上颌动脉,在翼外肌的下方向前下方行走,到达颊肌后半的表面,与面动脉的后颊支相互吻合。颊动脉与面动脉的后颊支存在着以下4种关系:①颊动脉的外径比后颊支粗,占60%(12侧);②颊动脉的外径与后颊支均衡,占30%(6侧);③颊动脉很细小,由后颊支增粗来代偿,占5%(1侧);④颊动脉不到达颊肌,由下牙槽动脉在下颌管内发出一分支,穿过骨性下颌支前缘进入颊肌的后部,后颊支也增粗代偿,两者互相吻合,占5%(1侧)。
发自上颌动脉的上齿槽后动脉发出2条小分支,分别在腮腺导管的前后进入颊肌上界的后部;眶下动脉也发出数条小分支进入颊肌上界的前部,本文称这些动脉为上颊支。进入颊肌的所有这些血管分支在颊肌的表面和肌纤维内部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
静脉
颊肌的静脉很丰富,翼丛位于颊肌的后上方的浅面,通过面深静脉引流面深部的血液,包括颊肌的上部。在腮腺导管的上方,在颧大肌与咬肌交界处,面深静脉注入面静脉。颊肌的静脉伴行其表面的动脉网,在颊肌后部表面形成颊静脉丛,分2——4支注入面静脉。颊静脉起源于颊静脉丛,分二支伴随颊动脉向后上方注入翼丛或上颌静脉。颊静脉丛通过颊静脉与翼丛相交通,颊静脉通过颊静脉丛注入面静脉。面静脉起于角静脉,经颧大肌、颧小肌、笑肌、颈阔肌的深面,正好在颊肌的后部、咬肌的前缘,面静脉在行程中接受角静脉、鼻外侧静脉、面深静脉、上、下唇静脉和颊部的静脉。在内眦、下颌缘处面静脉与面动脉相距很近,在口角水平、鼻翼下方两者相距较远。
以上就是“颊肌的形态特点及血液供应是怎样的?”的全部内容啦,以上信息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汇总,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内科学职称考试栏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