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退接触位及颌后退接触位的形成机制”,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了解。
后退接触位
由于后退接触位属于韧带位,为物理性定位,重复性好,当全口牙或大多数牙丧失后,以牙尖交错胎为前提的牙尖交错位也就丧失,或失去了其明确的标志,但此时后退接触位仍然存在,临床在修复缺牙过程中,可以后退接触位作为取得牙尖交错位的参考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后退接触位是吞咽时下颌经常到达的位置,有报告证实,咀嚼硬物时下颌常到达此位。因此,后退接触位也是下颌的功能位之一。另外有人指出,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一位的比例增高,后退时单侧后牙接触的比例增高,因此检查后退接触位存在或正常与否,对于颞颌关节紊乱症的检查、诊断与治疗,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颌后退接触位的形成机制
颌之所以能从牙尖交错位退至后退接触位,主要是由以下诸因素决定:
①髁突后方关节窝内为软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得髁突向后移动具有可能性。
②颞下颌关节韧带具有一定的可让性,它对髁突向后的运动有一定的限定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缓冲范围,设想,如果该结构不是韧带,而是骨性结构,那么这种硬组织结构是不可能允许髁突向后移动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是颞下颌韧带(主要是其水平部)决定了下颌能够向后方作一定的运动,以及其移动的幅度,故有人将下颌的后退接触位称为韧带位。
③肌收缩是各种运动所必不可少的,下颌从牙尖交错位向后下运动至后退接触位的过程中,以及该位置的维持,主要由题肌后束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须舌骨肌等舌骨上肌收缩而实现。
“后退接触位及颌后退接触位的形成机制”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参考,更多口腔知识,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医学知识栏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