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资料表明,60%~70%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近些年,放疗技术发展迅速,在肺癌治疗中它能起到什么作用?放疗的风险该如何防范?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全国年会上,我们请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曲宝林教授对这些话题进行了解读。
早期肺癌放疗疗效与手术相当
据曲宝林教授介绍,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正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手术与放疗的对照研究在很多国家都已开展。尤其是射波刀的出现,作为一种新型立体定向放疗设备,它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从解放军总医院的数据看,2011年~2014年接受射波刀治疗的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40例,患者年龄43岁~90岁。随访截止至2015年6月30日,16例达到完全缓解,7例达到局部缓解,8例病灶稳定,疾病控制率为81.6%,3年总生存率高达83.3%.
而国内外其他研究显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经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33%~61%,3年局部控制率85%~98%,3年总生存率可达48%~65%.因此,目前认为其疗效与标准治疗即手术治疗效果相当,对于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或拒绝手术的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成为此类患者首选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基因检测或能预知放疗并发症
放疗看似不开刀、不见血,但也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在肺癌的放疗中,放射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治疗并发症,有13%~37%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咯痰、发热、憋气等相关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肺纤维化,甚至死亡。临床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放疗前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基因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均提出临床放射性损伤研究应当基于基因型,正常组织内在的放疗敏感性差异是基于基因组的改变而产生了复杂的生物遗传学表现。放射治疗可能导致正常组织多种损伤,例如DNA损伤,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功能性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或功能从而影响个体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概率,且其影响在不同人种间差异显著。被欧美普遍认可的放射性肺损伤TGF-β1基因多态性,在我国肺癌患者中并没有发现明确的相关性。
自2014年起,曲宝林教授及其团队开始在放疗前利用先进的液相芯片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对近300名原发性肺癌放疗患者进行功能性候选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前瞻性观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整理,希望能找到与我国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风险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并结合当前临床最常用的评估放射性肺损伤风险的照射剂量学参数进行联合分析,最终建立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模型。中期分析149例入组的肺癌放疗患者后,他们已初步发现某些功能性候选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初步探索应用于临床实践。
防范风险人为因素最为关键
在放射治疗中,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射波刀等,会让治疗越来越精准。基因检测等新兴技术的介入,在未来有望帮助医生预判治疗风险。这些是未来降低放疗风险的主要途径吗?
曲教授说:“设备再先进、模型再科学,如果没有人合理应用,放疗的风险同样难以避免,因此人才的培养才是最关键的,也是目前国内放疗届要尽快解决的难题。”曲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多年以前由于对放疗的风险没有足够认识,放疗的范围往往很大,眉毛胡子一把抓,病灶总会落在照射范围内,放疗科医生不需要仔细研读影像资料。而现在,我们的照射靶区越来越小,甚至要随着患者的呼吸而移动,此时能否读懂影像资料、不遗漏病灶,在治疗中能否瞄准病灶,就是对医生新的考验。以往,放疗的剂量往往是很粗犷的范围,不能太高怕损伤,不能太低怕无效。现在,随着对各种不同器官、不同肿瘤分期、不同肿瘤分型所能耐受放疗剂量的研究,放疗的照射剂量、照射范围都在不断细分。因此,放疗科医生需要随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结合自己的设备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才能综合判断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还有,机器更新换代的间隔时间在慢慢缩短,迅速了解新机器的优缺点,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也是医生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