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注射和肌肉注射注意要点是历年护考常见考点,关于这一问题,历年护考中经常出现,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请各位考生仔细查看。
1.注射器由空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其中空筒内壁,乳头、活塞轴须保持无菌;针头由针尖、针梗、针栓三部分组成,除针栓外壁以外,其余部分须保持无菌。
2.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时,应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形涂擦,直径在5cm以上。
3.肌内注射时,患者侧卧位,应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以放松局部肌肉。
4.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先注射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后因病人不适应产生肌紧张而不宜注射。
5.病人需长期皮下注射时.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6.皮下注射与皮肤呈30°~40°进针;肌内注射垂直进针;静脉注射与皮肤呈l5°~30°进针;股静脉注射与皮肤呈45°或90°进针。
7.臀大肌注射采用连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具体注射区域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l/3处。
8.2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肌内注射时,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婴幼儿在未能独立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或臀小肌、股外侧肌注射。
9.上臂三角肌定位法,位于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一般只作小剂量注射。
10.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注射时协助病人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充分暴露股三角区;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90°或45°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进针;注射毕,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分钟,以防止出血或形成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