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病区的环境管理如下,请各位考生仔细查看。
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②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2)物理环境
①安全:防止和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a.避免躯体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如跌倒、坠床,地面应防滑,墙边应设栏杆、扶手,呼叫器应方便使用;温度性损伤,如烫伤,应注意冷热疗法的注意事项,易燃物品的安全使用和保管,有防火设施和火警时的疏散措施;生物性损伤,应有灭蚊、蝇措施。b.预防医院内感染:有严格的管理系统、健全的规章制度,医院的布局设施符合卫生学的要求。c.避免医源性损伤:由于医护人员语言及行为不当、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等,对病人造成生理、心理上的损伤,称为医源性损伤。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尊重、关心病人,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②安静: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白天病区内的噪声强度应控制在35~40dB,噪声强度在50~60dB时,能产生相当的干扰,长时间暴露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能引起头痛、头晕、耳呜、失眠等症状。噪声达到或超过120dB,可导致听力丧失。保持病区安静的措施有: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门、窗开合自如,椅脚带胶垫:病床、推车等带轮,并定期润滑;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传,共同保持病区安静。
③整洁:保持病区护理单元、病人及工作人员身体清洁和衣物的整洁。
④温度和湿度:一般病室的温度要求保持在18~22℃;新生儿室、手术室、产房室温以22~24℃为宜,病室的湿度以50%~60%为宜。室温过高,影响机体散热,使病人感到烦躁。室温过低,病人易受凉。病室湿度过高时,有利于细菌繁殖,机体水分蒸发慢,病人感到闷热,因此湿度过高对心肾疾病患者不利。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机体水分蒸发快,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因此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喉炎病人不利。
⑤光线和装饰:采光包括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的控制和调节。色彩对人的情绪、行为及健康均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环境的色彩,适当地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过敏性疾瘟病室除外)。
⑥通风: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以30分钟为宜。通风能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加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的密度,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还可使病人心情舒畅。
医学教育网提供护士资格、初级护师及主管护师辅导课程,十数年辅导经验,老师辅导团队,欢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