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妊娠纹 > 正文

妊娠纹也是挑人的,这4种孕妈想躲都很难!你中招没?

2020-11-18 08:23 医学教育网
|

关于“妊娠纹也是挑人的,这4种孕妈想躲都很难!你中招没?”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为方便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妊娠纹到底是怎么回事?

妊娠纹的出现通常有两点原因:

一个是由于真皮层撕裂,真皮是含有皮肤的结缔组织,血管,油脂和汗腺,神经,毛囊和其他结构的内层。简单来说,当身体比皮肤生长得快时,真皮就会撕裂。

孕期肚子的快速增大使皮肤的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损伤或断裂,导致腹部皮肤变薄变细,而出现一些宽窄不同、长短不一的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波浪状花纹。

第二个因素目前有很多争论,就是受到孕激素的影响,使更多的水进入皮肤,从而放松胶原纤维之间的粘合,使皮肤在拉伸时更容易撕裂并形成妊娠纹。

妊娠纹也可能发生在腹部,也有可能发生在大腿,下背部,肩部,臀部和已施用局部皮质类固醇的区域。

分娩后,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波浪状花纹会逐渐消失,留下白色或银白色的有光泽的瘢痕线纹,也就是妊娠纹。

通常情况下,妊娠纹在怀孕后期(6、7个月左右),才会变得比较明显。也有一些孕妈从肚子开始变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纹了。

大多数肤色较浅的女性往往会出现粉红色的妊娠纹,而肤色较深的女性往往会产生比周围皮肤轻的妊娠纹,这些都是正常的。

妊娠纹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妊娠纹会呈现粉红色,可能会伴随一些发痒现象。妊娠纹周围的皮肤也可能看起来“扁平”和“薄”。

第二阶段:渐渐地,妊娠纹的长度和宽度会变大,变成红色或紫色。

第三阶段:一旦妊娠纹成熟,它们就会失去红色/粉红色。在怀孕后的几个月里,它们会开始褪色,变成淡白色或银色。它们也可能看起来略微凹陷并且形状或长度不规则。

哪类孕妈更容易长妊娠纹?

01

受遗传影响的孕妈

研究证明,妊娠纹是会遗传的。如果孕妈的妈妈或者姥姥姐妹等就有妊娠纹,孕妈就很有可能遗传到了这一点,也逃不过妊娠纹的困扰了。

02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孕妈

因为妊娠纹的产生和皮肤的物理延伸有关,而在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就会导致身体变胖,皮肤自然就会处于一个高强度的拉伸状态而导致真皮撕裂,最终产生妊娠纹。

而体重增加的多少不能单纯以“长肉”来衡量,还要看孕妈在怀孕前属于什么体型,再结合孕期增加的体重,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孕期体重增加的太多了。

通常来说,孕前标准体重的女性(BMI值在18.5-24.9之间),孕期体重增加11-16公斤属于正常值。

而孕前体重就偏瘦的女性(BMI值小于18.5),孕期体重增加12.5-18公斤属于正常值。

而体重本来就偏重的女性(BMI值在25-29.9之间),孕期体重增加7-11.5公斤即可。

BMI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身高)<m>

正常孕妇怀孕头3个月,体重每月增加0.5公斤左右;此后,体重每月增加不宜超过2公斤,而且一周不要超过0.5公斤;妊娠7~8月时,体重增长速度开始逐渐放慢。

孕妈们可以根据上面的数值和规律,看看自己的增加的体重有没有超标吧。

02

孕妈头胎年龄较小

和我们想象的不同,越早生孩子反而越容易有妊娠纹,明明年轻的皮肤抗拉能力和恢复能力应该更强才对!

但研究显示,20岁以下的孕妈发生妊娠纹的比例近90%,30岁以上发生妊娠纹的比例不到1/3。

04

怀有多胞胎的孕妈

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因为是多胞胎,孕妈的肚子肯定更大一些,而这样对真皮层的撕扯就会更加严重,自然就增大了妊娠纹发生的概率。

怎样预防妊娠纹的产生?

尽管妊娠纹的发生率比较高,但实际却并没有达到网传的80%。仍然有一部分孕妈可以免受妊娠纹的困扰,虽然不能做到100%,但孕妈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预防并降低妊娠纹出现的概率。

1、饮食调整

日常饮食要注意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E、维生素C、锌和二氧化硅的食物,有助于形成胶原蛋白,来保持皮肤紧致增长。维生素C也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组织免受损害。

同时,维生素B2(核黄素)和B3(烟酸)也被认为有助于促进和保持健康的皮肤。

2、增强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皮肤保持弹性,并在肌肉生长时更加舒展。这种改善的循环也减少了妊娠期静脉曲张和踝关节肿胀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减少情绪波动,改善睡眠,早睡早起对于预防妊娠纹的发生也是有帮助的。

3、保持皮肤的柔软、弹性

除了确保通过食用正确的食物和进行足够的运动来保持皮肤的柔软之外,还可以在孕期涂一些乳霜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皮肤的弹性。

以上为“妊娠纹也是挑人的,这4种孕妈想躲都很难!你中招没?”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